• 一攬子有針對性增量政策接連落地 政策精準發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25





      近期,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舉措接連落地,著力推動我國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既發力解決當下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問題,也更加注重解決經濟中長期發展中存在的結構不優、動力不足等問題,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貨幣政策精準調控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


      9月27日,降準降息同步落地。


      在降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自9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6.6%。直接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同時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進一步降低。


      在降息方面,自9月27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調整為1.50%。公開市場臨時正、逆回購的操作利率繼續在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上加減點確定,加減點幅度保持不變。本次政策利率下調幅度為近4年最大,是支持性貨幣政策的重要體現,將通過傳導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在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方面,房地產金融政策不斷優化調整。9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將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推動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隨后,各商業銀行積極完成對存量房貸利率的批量調降。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21家全國性銀行共計對5366.7萬筆、25.2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完成調降。存量房貸利率平均下降0.5個百分點左右,每年減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億元左右,惠及5000萬戶家庭。


      不僅如此,自11月1日起,存量房貸利率迎來動態調整機制:當新老房貸利率偏離到一定幅度時,借款人可與銀行自主協商,變更加點幅度,并可協商約定重定價周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完善房貸定價機制,從制度層面進一步推動解決新老房貸利差擴大問題,有助于減輕居民利息負擔,促進房貸市場合理競爭,將對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還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以及“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鼓勵長期資金入市,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當前,商業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加速落地。與此同時,多家獲準參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的金融機構也正在推動相關業務落實。


      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今年以來,財政部已安排1.2萬億元債務限額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和消化政府拖欠企業賬款。


      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通過一次性增加6萬億元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地方存量隱性債務,并額外安排5年共4萬億元新增地方專項債用于化債,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


      此次安排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頭戲”。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6萬億元債務限額的增加有助于一些存量債務的置換和化解,是全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包括地方債、房地產金融風險、中小銀行風險)的重大舉措。


      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財政政策精準發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5月17日,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啟動招標,期限為30年,招標總額為400億元。


      財政部11月18日發布的《國債業務公告2024年第182號》顯示,11月15日,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六期)第三次續發行已完成招標工作,本次國債實際續發行面值金額500億元,經招標確定的續發行價格為98.51元,折合年收益率為2.27%。至此,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累計發行1萬億元。


      與此同時,特別國債對國有大行的“注資”正在穩步推進。


      據悉,目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作已啟動,財政部會同有關金融管理部門成立跨部門工作機制,多家大型銀行已在研究論證核心一級資本補充的方案,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實施。


      在房地產方面,為助力市場持續回暖,多項稅收優惠政策近日陸續出臺。11月3日,住建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一方面,加大住房交易環節契稅優惠力度:在全國范圍內,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和家庭第二套住房,只要面積不超過140平方米的,統一按1%的稅率繳納契稅;另一方面,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增值稅:對個人銷售已購買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稅,原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城市個人銷售已購買2年以上(含2年)非普通住宅征收增值稅的規定相應停止執行。


      此外,新政還將各地區土地增值稅預征率下限統一降低0.5個百分點,將有效降低房地產企業負擔、增加利潤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聘導師柏文喜對記者表示,這些稅收優惠政策旨在刺激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減輕購房者和房地產企業的稅收負擔,促進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預計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11月18日,上海打響一線城市取消普宅非普宅標準“第一槍”,北京和深圳隨后跟進,全面降低住房交易稅費成本。


      展望未來,專項債券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更多加快消化存量住房的政策“在路上”。


      “雙支柱”仍有發力空間


      接下來,作為宏觀調控政策的“雙支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仍有較大發力空間,并將進一步強化配合,全力支持經濟企穩向好。


      中國人民銀行11月8日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將持續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和金融強國建設,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進一步健全貨幣政策框架。


      報告同時指出,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穩增長和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系,堅定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精準性,為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今年的增量政策力度大,對經濟的拉動效應正在顯現,不少政策效應明年還會持續釋放。我們將加力推進相關工作,已出臺的抓好落地實施,尚未出臺的盡快推動出臺。”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近日表示,我國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資源,能夠保障今年全國財政收支實現平衡,重點支出力度不減。


      明年財政政策力度同樣值得期待。藍佛安表示,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將結合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施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


      具體來看,下一步還將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拓寬投向領域,提高用作資本金的比例;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加大力度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品種和規模;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加強對科技創新、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保障力度。(記者 王彤旭)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