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3年北京圖書訂貨會閉幕,而記者獲悉,本屆訂貨會期間,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國內地面圖書銷售渠道同比增長-1.05%,首次出現負增長。
《報告》分析認為,該現象出現主要是渠道分流直接影響的結果。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在未來圖書網店銷售業績繼續瘋漲的情況下,傳統實體書店零售業績很可能持續負增長局面,并逐步面臨大幅虧損和被取代的局面。
近年來,傳統實體書店的倒閉熱潮愈演愈烈,傳統書店生存陷入僵局,甚至深圳有書店在開店初期就悲觀地將自己的名字起為“30天就倒閉”。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7年至2012年,我國倒閉的民營書店至少有1萬余家。與此同時,有專家告訴記者,北京的新華書店等傳統國營書店經營狀況也不甚理想,僅能靠教材、教輔等必備工具書、教科書維持主要收入。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告訴記者,除了社會對于紙質書的需求本身就在不斷減少之外,網絡購書渠道的不斷優化、升級是導致實體零售書店盈利每況愈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他預測,若干年后,除了政府出資在各省市資助的1-2家代表性書店之外,實體零售書店將消失于市場之中,逐步被網絡書店取代。
專家透露,我國國營實體書店因為國家稅收、用地優惠等相關支持,目前還能夠勉強維持經營,而民營書店隨著租金、用人成本的大幅增加,市場需求的不斷減少,已經基本無出路可言。
陳少峰建議,今后各省市政府可為讀者保留一家象征性的書店,雖然售書但不以盈利為目的,逐步轉變經營性為公益性,功能向圖書館靠攏。(蔣夢惟)
來源:北京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