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偉,你們這次招標絕對是中國油氣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載入里程碑了。”中海油能源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衛東如是說。
“實話講,我很替這些中標的企業擔憂,我擔心他們投進去的錢拿不回來。”負責本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工作的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如實回應。
張大偉的擔憂,決非杞人憂天。
在歷經一個多月的漫長等待后,頁巖氣第二輪招標的結果終于塵埃落定。“三桶油”無一例外地不在局中。中標的19家企業中,有17家為國企,僅有2家是民企。而其中,2011年以后成立的企業就有8家,更有3家成立的時間還不到半年。
當中標的喜悅逐漸散去,擺在這一眾“新手”面前的,將是勘探、鉆井、開發、環保等一系列未曾遇到的難題。他們準備好了嗎?至少目前在張大偉心中,還存有疑慮,而這也為本輪頁巖氣招標埋下了諸多玄機。
“三桶油”為何集體落榜?
“明顯就是不想要。”張大偉如此回答。
據他介紹,在本輪招標中,中石油只投了1個標;中石化投了2個標;中海油投了2個標。而在資金投入上,三大石油企業也遠遠低于其他企業。
事實上,中石油和中石化本身擁有龐大資源儲備,并不在意此次國土資源部拿出的頁巖氣區塊。如對重慶黔江區塊,中石油擬定的方案中,勘察總投入預計3.97億,中石化預計勘察總投入為1.7518億元,非石油公司的預計投入明顯較高,如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對該區塊的預計勘察總投入高達12.8億元,重慶能源投資集團公司的投入更高,為17.35億元,最終中標該區塊。
由于國土部之前發布通知稱,將油氣重疊區塊的頁巖氣資源勘查開采權優先給了三大石油公司。因此,三大石油公司就獲得了區塊內頁巖氣勘探開采的主動權。目前,我國80%的頁巖氣區塊都與三大石油公司傳統油氣區塊重疊,且中石油在川南、滇北地區優選了威遠、長寧、昭通和富順-永川等4個有利區塊作業;中石化在黔東、皖南、川東北優選了建南、彭水、涪陵、元壩等有利區塊作業;而此次招標的區塊又并非很好的區塊,這正是“三桶油”表現不積極的主要原因。
從事了一輩子油氣勘探的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現在非常擔心:第一輪、第二輪頁巖氣招標中區塊的基礎條件、地理位置、資源條件等普遍較差,都不是什么好區塊,對于很多“初戰”企業,對地質信息和規律性的認識還沒有掌握的情況下,卻要投入勘探工作,這難免要多走些彎路。
不過,張大偉也直言,“就現在拿出來招標的這些區塊看,的確不適合大公司來做。三大石油公司沒有中標,也算是合乎情理。因為,按照三大石油公司正規的施工程序,開發這些區塊所耗費的成本太高。而由小公司來操作,眼下更為實際。”
非油國企看中了什么?
第二輪招標雖然對民營企業打開大門,但從結果看仍是一場國企的“盛宴”。19家中標企業中,17家為國資委直屬企業或地方國企。在19個競標區塊中,第一名中標候選企業大致可分兩類:一是煤電國企,諸如中煤系、神華系、華電系等企業;二是各省屬能源投資公司或省屬地質系統企業,諸如重慶能投、湖南華晟能投、河南豫礦地質勘查投資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華電集團成為最大贏家,旗下華電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電工程有限公司、華電湖北發電有限公司、湖南省頁巖氣開發有限公司4家公司分別中標貴州綏陽頁巖氣區塊、湖南花垣頁巖氣區塊、湖北來鳳咸豐頁巖氣區塊、湖北鶴峰頁巖氣區塊、湖南永順頁巖氣區塊5個區塊。然而,對于中標后的具體安排,華電集團相關負責人卻表示不予置評。
而了解華電集團的業內人士則坦言,“華電顯然更看重頁巖氣的長期利好,但按其規劃,到‘十二五’末,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集團總裝機的10%。其中,氣源是利用國內現有的天然氣資源,并不是頁巖氣。”
除了華電集團外,在本次招標中地方國企的勢頭也異常兇猛。
國土部表示,此次頁巖氣招標的評標過程實行暗標評標,即評標專家在評審時并不知道技術標書所屬的企業。評標主要是從企業實力、資金和勘探開采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其中企業自身條件和競標積極度等因素共占20%的權重,資金和勘探開采方案等占80%的權重。
然而,擺在公眾面前的結果是,貴州岑鞏、重慶黔江、湖南龍山、江西修武盆地等10個區塊,均是被所在省市的地方國有企業獲得。按照國土部的說法,這難道是一種巧合?
中標民企能賺到錢嗎?
“很可能是,鱷魚進去,壁虎出來。”陳衛東對此不無擔憂。“要知道,一個民營企業如果要投資頁巖氣,一般一年就要投2億元,而在四川打一口直井就是4000萬元,而這4000萬元很可能就打了水漂,這是一個風險很大的投資。”
從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招標結果上看,中標的民營企業僅為兩家,分別是華瀛山西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氣資源技術有限公司。民企入圍的數量之少,讓市場各方有點失望。
對于一心想獲得資源的民企來說,未能中標總是有些許遺憾。然而,對于中標的民營企業來說,一定是好事嗎?答案或許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樂觀。
華瀛山西能源是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就在其中標后的第二天,永泰能源就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3.03億元轉讓所持有49%股權的一家煤礦企業,所得資金用于頁巖氣和煤炭資源開發。值得關注的是,永泰能源的負債一直居高不下。據去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12年上半年的負債總額為157億元,同比增加44%;長期借款數量為30.66億元,其中17億元的利息率高達13%~14%。由此可見,永泰能源為了支撐頁巖氣業務的發展從而賣煤礦籌錢,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中海油海外勘探新項目主管李進波指出,民營企業要進入頁巖氣開發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管理要完善,現金流要充足,研究隊伍、作業管理隊伍要強。以上三個條件中,哪個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項目功虧一簣。包括鉆井、壓裂和管網等,一個環節出問題,現金流就會斷裂。美國的頁巖氣多在私人手里,他們開發頁巖氣三五年必須有氣體出來,如果三五年沒有發現頁巖氣,多數企業就會果斷退出。
來源:能源評論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