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4日證實,外匯局在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機構內,成立外匯儲備委托貸款辦公室,負責創新外匯儲備運用工作。這意味著我國外匯儲備管理部門成立專門機構,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模式,按商業條件提供美元貸款,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
據新華網報道,這一改革設計的立意,并不僅限于外儲多元化投資。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說,設立專門的外匯儲備委托貸款機構,不僅有利于拓寬外匯儲備多元化投資渠道,還將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資金支持,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
外匯儲備委托貸款辦公室的英文名是Co-Financing。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創新運用業務是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組成部分,相關操作均按市場化原則和條件開展,各項安排符合一般行業慣例和規則,尊重市場選擇和意愿,維護并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關于貸款委托機構以及貸款規模、運作模式和投向,外匯局并未進一步披露。
我國外匯儲備如何運用,一直是海內外關注的熱點。截至2012年底,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31萬億美元,巨額外匯儲備面臨著巨大的保值風險。
金融專家趙慶明表示,目前我國外匯儲備的運用和管理,主要是購買一些國家的國債和金融債,但從過去幾年看,收益率一直較低。特別是近兩年,發達經濟體紛紛實行量化寬松政策,拉低了國債和金融債利率水平,如果我國外匯儲備管理依然采取傳統運用方式,保值增值將更加困難。此外,隨著近年我國企業境外投資的增多,企業對外匯貸款的需求不斷增多,外匯儲備通過委托貸款運用,不但可以滿足企業的外匯貸款需求,同時也能得到更高的收益率。
張斌說,過去外匯局就做過委托貸款的嘗試,通過委托商業機構將外匯資金進行海外投資。此次設立專門機構創新外儲運用,有利于分散投資渠道,提高外儲的真實收益率。
近年來,我國不斷探索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的模式。2007年,我國發放特別國債成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開拓外匯儲備投資渠道。而在上周召開的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上,也將管好用好外匯儲備,進一步完善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作為2013年外匯管理重點工作之一。
外匯局指出,近年來,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民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企業實力穩步提高,經濟運行整體向好。與此同時,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經濟往來和聯系不斷加強。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說,開展委托貸款工作以來,通過調節外匯市場資金供求,為我國金融機構及外匯市場參與主體擴大對外經貿往來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和融資環境,較好地促進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擴大了外匯儲備投資范圍與領域,進一步促進了多元化經營管理;同時,始終把防范風險放在首位,實現了外匯儲備保值增值。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說,委托貸款平臺有望對提升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發揮作用。
對于外匯儲備委托貸款的風險性,張斌說,從商業性角度出發的委托貸款投資項目風險性相對于國債有可能較高。但外儲保值真正的風險性是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越是多元化越有利于外儲的保值增值。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蔡宏波博士指出,委托貸款不會也不應是我國創新外匯儲備運用的唯一方式,今后我國在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方面應創新其他更多更豐富的工具。
來源:證券時報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