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華北、黃淮、江淮、江南等中東部大部地區相繼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14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霧霾黃色預警,預計這樣的天氣將持續至16日。受此影響,各地相關部門和民眾已經開始采取應對措施。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14日下午到15日上午,京津地區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東部、山東大部、蘇皖大部、浙江中西部、福建西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南部、四川盆地北部和西部、云南東南部等地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另外,華北中南部、黃淮大部、江淮中東部、江漢南部、江南中西部及廣東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霾。
在霧霾籠罩之下,各地也紛紛啟動應急措施。除了政府部門應急措施外,不少重污染地區居民也加大了口罩、空氣凈化器的購買,上述相關產品出現銷量激增的現象。
從更長遠來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值此中東部霧霾籠罩之際,再度提請國家認真考慮優化關稅結構:大幅提高礦石進口關稅,同時大幅降低金屬制品關稅,減少對國內的電力消耗;考慮到國內電力約七成是煤電,粉塵等排放物污染嚴重,以此將能明顯改變空氣質量,打破GDP與PM2.5之間的緊密相關關系,降低醫療支出,增加人力資本存量。”
不過,據馬學款表示,從16日開始,有一股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霧霾天氣將會自北向南逐漸消散或者明顯減弱。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