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出現1380 元/kg的阿膠塊、每克比黃金還貴的冬蟲夏草、提價70%的安宮牛黃丸,有關中藥奢侈品化的評論開始不絕于耳,東阿阿膠、片仔癀等被投資者冠以“藥中茅臺”、“藥中黃金”的外號,同仁堂的一系列提價被國泰君安證券定性為中藥奢侈品價值再造之旅。
名貴中藥漲價引人關注
與一般概念中的奢侈品不同,中藥天然質樸的形象很難與奢侈品聯系在一起,各公司每次發布的漲價消息總是牽動著市場人士的神經。雖然部分券商一再為提價叫好,甚至公開看好中藥企業旗下高端產品越來越清晰的奢侈品輪廓,但片仔癀董秘林紹碧卻完全不認可“奢侈品”之說。
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所謂”藥中茅臺“是投資者對我們的評價,我們從來沒有以奢侈品自居,而是以治病救人為出發點。片仔癀是一種成本比較高的藥,因為使用了一些貴重的原料,所以價格相對高一些。但是不是因為價格高,就說我們是走奢侈品路線,我認為,應該說片仔癀、安宮牛黃丸等代表了中國傳統中藥文化。”
片仔癀主要成份是天然麝香、天然牛黃等稀缺藥材,具有資源屬性,生產受制于天然麝香配額。2012年,鑒于片仔癀產品主要原料成本大幅上揚等原因,公司決定從11月6日起調高內銷片仔癀出廠價格,每粒上調40元含稅;2013年1月1日起調高片仔癀出口銷售價格,每粒平均上調6美元。公司董秘林紹碧表示,漲價是由于成本壓力,與奢侈品化無關。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劉偉認為:“中藥奢侈品化只存在于部分產品,而并非所有中藥都將成為奢侈品。中藥奢侈品化并不存在特別的障礙,獨特的功效、較少的產量及游資炒作能夠迅速將中藥產品價格推升。目前國內中藥也僅部分涉及養生、保健等名貴藥材奢侈品化,尤其是阿膠、天然靈芝的價格更是一路攀升。”
阿膠行業奢侈品化明顯
與片仔癀不同的是,東阿阿膠總經理秦玉峰明確表達了對阿膠價值充分挖掘的意向,并曾公開宣稱,東阿阿膠要漲到最高6000元一斤,比肩知名奢侈品LV.
而東阿阿膠在最近三年已提價9次,目前東阿阿膠的阿膠塊零售價為825元/斤。在阿膠掌門人秦玉峰看來,該價格仍被低估。他算了這樣一筆帳:現在的保健品按照每天的支出成本來計算,阿膠即便是每斤750塊錢仍算便宜的。 500g750元折合成1g是1.5元,一天3-9g,中間數6g是9元,而市場上所有的保健品遠遠高于每天9塊錢。
東阿阿膠并滿足于不單純做阿膠,公司戰略思路清晰,而且阿膠品牌在消費者中已經形成一定口碑,消費者認知度比較大,公司生產的保健品有固元膏、桃花姬產品,軟膠囊包括西洋參軟膠囊、養顏軟膠囊等。顯而易見的是,秦玉峰想培育出三到五個高潛力的保健品來支撐業績的高速增長。
而阿膠行業的提價可謂爭先恐后,在東阿阿膠與福膠將阿膠塊零售價鎖定在825元/500g和720元/500g的同時,同樣涉足阿膠的同仁堂也表現得野心勃勃,國泰君安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同仁堂旗下具有自主定價權的阿膠塊產品全面提價20%,零售價格從570元/500g提至690元/500g, 同時上調兩成的還有阿膠塊出廠價。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同仁堂作為中藥領域最富盛名的百年老字號企業,目前市值僅 230億,與其行業地位和品牌極不相符。隨著營銷改革的推進,公司的“奢侈品”屬性有望得到體現,多個瑰寶級品種還有提價空間。
另一些稀缺的中藥品種則一度出現價格暴漲的現象,犀牛角粉、東北雪蛤、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早已價超黃金,稱其為奢侈品絕不為過。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劉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藥之所以能夠被奢侈品化主要還是其獨特的使用價值及較少的產量所決定。同時,消費者對中藥產品的盲目跟風、盲目崇拜及新聞媒體的炒作更是中藥產品價格飛漲的推手,部分中藥產品價格已經脫離”理性區間“。”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