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3億元!去年12月的信貸數據著實低于市場預期,這一數據也創下2009年12月之后的新低。縱觀2012年,全年共投放貸款8.2萬億元,占社會融資總量比重下滑至52.1%。分析顯示,造成12月信貸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排除監管部門對貸款額度的控制。展望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或會出現沖規模式的大幅增長,全年信貸約9萬億左右。專家預計,流動性管理政策不會大幅放松。
1月信貸投放或現大幅增長
央行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543億元,同比少增1863億元,環比少增686億元。其中,對公貸款增量僅為2397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154億元。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一方面,12月是銀行信貸業務的傳統淡季,再加上年末開工項目較少,信貸的需求不強;另一方面,年底時銀行已經完成年初制定的計劃,放貸動力不強,不排除“鉚足勁”積攢項目和資金,在今年年初時沖規模。
交行金研中心認為,12月對公中長期貸款進一步減少了154億元,連續兩個月下降,企業更多地通過發行債券、信托貸款和委托貸款融入中長期資金,從而對銀行貸款形成替代,可能是主要原因。而從銀行得到的消息則顯示,信貸額度受限也是12月信貸投放偏少的原因之一。
在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眼中看來,監管機構在年末對于信貸節奏的控制也為2013 年貨幣政策預留了一定的放松空間。他預計2013 年新增貸款將達到9 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債券凈發行量進一步擴大至2.1 萬億元,以確保實現“穩增長”目標的資金來源。為了實現“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目標,央行今年上半年仍有降低基準利率1 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2 次的政策空間。
交行金研中心也預測,2012年12月信貸偏緊,可能有很多項目推遲到2013年1月份,加之銀行也愿意在年初多放貸,2013年1月新增貸款有明顯增加,企業中長期貸款也會恢復增長。
而從近七年的歷史數據看,除卻2012年以外的其他年份,1月份的新增貸款在當年年內均屬于高位,甚至2009-2011年這三年1月份單月貸款均突破1萬億元。
對于2013年全年,交行金研中心預計,綜合考慮供需兩方面因素,2013年信貸投放適度增加,全年新增貸款在9至9.5萬億元左右。
流動性管理政策難大幅放松
去年12月貨幣和信貸增長弱于預期,但信托和委托貸款等其他融資供應充足,這反映出較為謹慎的貨幣政策立場、以及并不太緊張的整體流動性狀況。市場預計2013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將偏向中性,把握好度和增量靈活性的同時,總體上仍將傾向于支持實體經濟增長。
盡管目前市場預計2013年1月信貸會大幅增長,但就2013年整體而言,銀行信貸環境或許并不會過于寬松。交通銀行金研中心鄂永健認為,為防止投資過熱、避免房價大幅反彈,銀行總體信貸環境不會過于寬松,準備金率不會大幅下調也對銀行信貸投放構成一定限制。高盛·高華中國經濟學家宋宇也表示,當前央行發出的信號仍相對謹慎。
就2013年整體流動性管理的政策預判而言,市場預計2013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將偏向中性,在把握好度和增量靈活性的同時,總體上仍將傾向于支持實體經濟增長。
鄂永健預計,基準利率保持基本穩定的可能性較大,由于存在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的需求,不排除在上半年物價漲幅不高時小幅降息1次0.25%的可能,也可能進一步實施利率市場化舉措,擴大存貸款利率的浮動空間。
他還表示,考慮到年初信貸需求較大、一季度公開市場有逆回購到期以及物價漲幅年初尚不明顯,預計存款準備金率在年初可能下調1-2次,每次0.5個百分點。
“在所有融資渠道中,許多都不是可以像控制人民幣貸款規模那樣管理的,而當商業銀行和企業面臨貸款限制時,它們往往會借助這些方式。”宋宇認為,當前社會融資規模高企表明整體金融狀況并不像貸款數據顯示的那樣緊張。不過,包括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在內的單一衡量指標都無法精準全面地體現流動性狀況的全貌。
宋宇預計,2013 年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立場將繼續給經濟增長帶來整體支撐,但不會大幅放松。央行發出的信號仍相對謹慎,但隨著CPI上升以及經濟增長保持穩健,政策立場應該不會再像2012年三季度那樣出現顯著放松。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