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IPO“史上最嚴財務核查”發令槍昨日正式打響。昨日,證監會在京召開IPO在審企業2012年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該專項檢查工作鼓勵用各種手段發現問題,包括抽查機票記錄、高鐵記錄、住宿記錄,以及對約談管理層使用FBI的讀心術,史上規模最大、主題為“擠水分、說真話”的IPO在審企業檢查工作就此啟動。
882家企業在審,IPO“堰塞湖”必須疏導;財務造假頻發,IPO造假不得不查。根據會議內容,3月31日之前,保薦機構和會計師必須完成對所服務的IPO在審企業的自查,隨后證監會審核部門將對自查進行全面復核,而證監會百余人團隊也將動用全系統的力量進行現場抽查。
自查 復查 抽查
“誰都別心存僥幸,凡是進入行政受理程序的,就必須承擔申報文件真實、準確、完整的責任”,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會上嚴厲警告了與會券商代表。
據與會投行人士表示,本次會議上明確感受到了監管層嚴控信披質量的決心。“本次專項行動的主要目的是打擊IPO企業的財務造假和利潤調節行為”,深圳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同時放松對IPO企業的業績審核要求。
“總的來說,會議精神可以理解為業績下滑并不可怕,但決不能造假”,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只要企業業績下滑程度不要偏離行業平均水平太多,是可以接受的。但創業板IPO企業的業績要求會相對嚴一些。
根據規定,若企業自查工作不能夠在3月31日前完成,則20個工作日之內將申請中止審查,或由證監會終止審核。在中介機構完成企業自查后,證監會審核部門對每家在審企業的自查報告進行全面復核,預審員還要結合審核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反饋及回復),對照自查報告,發現有該查不查的,直接移交稽查立案。該復查時間為4~5月份。
最為關鍵的是,即使完成復查工作,證監會還將從多個部門以及上海、北京等六大證監局抽調約100多人,不少于15個小組,進行重點抽查。抽查內容甚至包括中介機構在自查過程中須有的機票記錄、高鐵記錄、住宿記錄。
自查不力將遭嚴懲 投行惶恐
據了解,監管部門在本次會議上對投行的自查行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除了自查過程要明確人員、時間、過程,獲得的核查證據外,同時還要保留好工作底稿。如果發現企業存在粉飾或造假,保薦機構和會計師要主動書面報告證監局或發行部。
對此,有投行人士認為關鍵要擠出報告的水分,同時充分披露風險。
從細節上看,這次監管層要求保薦機構的自查項目包含了關聯交易、存貨判斷、現金收付等多項財務指標,同時在還有更多細致的科目。
姚剛在會上表示,如果發現重大問題,稽查局將會提前介入。結案后中介機構將面臨監管或處罰的情況。
監管措施包括談話提醒、出具警示函等手段,而行政處罰則按照法律法規辦事。而在本輪檢查工作結束后,還出現問題,將按照法律上限來處罰。
而對于即將到來的核查風暴,許多投行人士已經感受到壓力。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案例作為榜樣,我們不知道自查的底線要到什么程度”,某券商投行人士坦言,看待IPO企業不是非黑即白,許多優秀的企業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核查的力度應該多大很難界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自查工作的責任將由發行人、保薦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共同承擔。而投行和會計師必須分別出具各自的自查報告。
“以往將保薦人作為信披第一責任人是不對的,發行人和會計師應該也承擔更多的責任。特別是發行人可以隱瞞和造價行為最為惡劣”,某投行人士稱。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在線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