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程院:中國擁有世界最大能源供應體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6-15





      論煤炭,中國建成了十四個特大型基地,原煤產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看油氣,年產量2億噸,儲備規模1640萬立方米,天然氣年產量1300多億立方米,年均增長超10%,最近可燃冰開采又傳來喜訊……
     
      日前,中國工程院召開重大咨詢項目“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研究(一期)”成果發布會。該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表示,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7.5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30倍,能源支撐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石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格局,建成世界最大的能源供應體系。
     
      “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如今不少地方,煤炭生產實現了傳統落后的開采方式向智能化開采方式轉變,煤機裝備實現了由國外引進仿制向自主研發轉變,產業結構實現了由單一煤炭生產向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方式轉變,到處可以看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礦山環境。”中國煤炭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峰說,“煤炭工業改革發展表明,加快技術創新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是提升行業自主發展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
     
      雖然像煤炭產業一樣,很多能源領域技術革命開花結果,但專家表示,我國能源科技創新能力仍然落后,亟待提高。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報告提出,我國在煤炭大型綜采、油氣田提高采收率、先進發電和輸配電、現代煤化工等方面的應用技術水平世界領先,但在能源領域的核心裝備制造、關鍵工藝技術、催化劑助劑等方面,還需要大量進口和重復引進。我國能源科技水平在全球局部領先、部分先進、總體落后。
     
      除了技術方面的挑戰,我國能源還面臨著消費總量持續增加和能源利用率低下的問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能源供應壓力和約束不斷加劇。多年來我國高耗能產業發展過快,能源轉化和利用效率低下,先進高效的能源技術普及率較低,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技術開發應用滯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節能潛力巨大。
     
      要應對我國能源供應面臨的挑戰,首先能源消費總量需要控制。專家看來,中國能源消費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服務規模和水平的提高。比如,建筑部門新增建設面積快速上升,小汽車數量和使用量急劇增長等,終端能源服務需求規模迅速增加,迅速沖抵了能效進步帶來的節能效果。對終端能源服務需求規模的有效引導和控制,是決定我國未來能耗水平的關鍵因素。
     
      “2030年前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還將繼續增長。此后,人均GDP逐步落入發達國家歷史上人均能耗峰值區間,經濟發展和能耗有望脫鉤。我國將在2030年至2050年間出現能源消費總量拐點。”謝克昌說,“工業部門能耗峰值可能在2020年左右出現,建筑部門能耗峰值在2030年左右出現,交通領域有望在此后5年到10年實現能耗峰值。”
     
      “要轉變節能理念和管理方法,從追求經濟增長、盡量提高能效,轉變為約束能耗總量、盡量創新發展方式。”謝克昌說。
     
      過去多年,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進口國,但是近年來隨著頁巖油氣的大規模開發,“能源獨立”初露端倪,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由2005年的66.4%降低到2014年的26%。并對世界能源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歐盟、日本等嚴重依賴能源進口的國家和地區都在進口渠道多元化、創新能源外交等方面積極部署,以低碳為特征的綠色能源體系成為主要發達國家能源科技創新的方向。
     
      中國工程院的研究報告提出,中國加快推動能源革命必須把握幾個要點。首先,立足國內、多元發展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基礎。其次,科技創新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撐,必須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路線實現技術創新和產業突破,審慎研究引進能源技術和產業模式。此外,還要加強國際能源戰略合作,包括加強能源開發和利用合作,加強科技和重大裝備合作,在能源金融、投資模式、人才交流等領域全面合作等。(谷夏)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四部委通知2016年新能源車補貼清算工作

      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等四部委已于近日向各省市財政廳(局)、工信部主管部門、科技廳(局、委)、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開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清算工作的通知》。
      2017-03-28
    • 五大協議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加速落地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13日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非洲聯盟委員會、阿拉伯國家聯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電網管理局等五家國際組織分別簽署合作協議
      2017-05-14
    •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正式進入中國

      5月19日16時,來自緬甸西海岸馬德島的原油經過18天長途跋涉抵達中緬兩國邊境,隨著檢驗檢疫人員從管道中取得第一管油樣,標志著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正式進入中國。
      2017-05-20
    • 我國可燃冰試采“滿月” 總產氣量達21萬立方米

      自2017年5月10日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采點火測試以來,截至6月10日14時52分,此次試采已連續產氣達31天,總產氣量達到21萬立方米,平均日產6800立方米。
      2017-06-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