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行業兩化融合呈現新局面 深度推進尚存挑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23





      近期,2017煤炭行業兩化融合推進會在福建福州召開。對于煤炭行業而言,兩化融合一詞并不是新詞。作為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兩化融合理念在“十二五”期間就已成熟,并在煤炭行業付諸實踐。
    meitan
    (圖片來源:互聯網)
      “如今,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十三五’及今后較長一個時期,是我國推動能源革命和煤炭行業改革與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信息化分會有關負責人說,“兩化融合為實現煤炭行業脫困與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一條新路子。”
     
      智能化生產成核心
     
      煤炭工業兩化融合對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作用有目共睹,今年以來呈現出新動態。
     
      智能化生產正逐漸成為煤炭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核心。智能化生產已不僅限于傳統的智能礦山建設,而且已延伸到選煤廠、化工廠、煤機制造廠等領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煤炭行業已建成“有人巡視、無人值守”的智能化開采工作面47個,建成了神東、黃陵礦區智能化開采礦井群。
     
      “從趨勢看,煤炭開采領域的智能化生產主要向普適性和無人化方向發展,智能化技術將從適用于少數資源條件好的煤礦,向各種不同條件、類型的煤礦延伸;將從少人化開采,向無人化開采延伸;礦井危險源以及皮帶、運輸、水泵房、變電所等的監測、管理、巡檢等或將徹底取代人工。”這位負責人說。
     
      煤炭企業與新技術企業跨界融合締造新業態。信息化內涵外延均發生重大變化,工業化與信息化之間相互滲透。例如,陽煤集團與百度進行戰略合作,神華集團與360聯合設立清潔能源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徐礦集團與華為公司合作建設淮海大數據中心等。
     
      此外,開灤集團構建的智慧云平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總投資550萬元,年節約資金可達200余萬元。陜煤集團打造了創客平臺、電商交易平臺和“煤亮子”生產綜合服務平臺等。煤炭企業管理系統正加速向云端遷移,并逐漸探索出了“互聯網+”發展的新模式。
     
      近年來,煤炭行業不僅在生產領域與信息技術緊密融合,還在經營管理層面促進了管理效率、效益、科學化決策和抗風險能力的提升。據介紹,目前大型煤炭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普及率已達到100%,且各大集團財務、人力、物資、銷售、辦公等主要業務系統覆蓋到二級企業的比率基本超過80%,部分已達到90%以上。
     
      深度推進尚存挑戰
     
      “雖然煤炭行業兩化融合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必須看到制約問題仍十分突出。”這位負責人說。
     
      一方面,兩化融合需充足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我國煤炭企業困難較多,去產能煤礦職工安置、資產債務處置難度大。目前,兩化融合多在底子好、資金充足的煤炭企業推進,在全行業范圍內鋪開尚有困難。
     
      同時,兩化融合的推進受到煤炭行業整體形勢的影響。據統計,2014年,煤炭行業信息化投入比重為0.23%,較2011年的0.38%下降了0.15個百分點。2015年,大型煤炭集團信息化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僅為0.16%。近年來,隨著煤市形勢好轉,煤炭企業信息化投入占比有所回升,但總體上投入量依然較小。
     
      推進兩化融合在技術、制度和人才方面尚存制約問題。一是信息技術發展速度遠超過體制機制改革以及管理創新的速度。二是信息標準缺失、數據產權問題將給信息資源挖掘、行業大數據發展造成嚴重制約。三是煤炭企業自身人才隊伍建設難度將日益增大,特別是具有煤炭背景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熱門領域人才極為匱乏。
     
      此外,推進兩化融合,不僅難在技術層面的融合,而且難在管理層面和文化層面的融合,以及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改變。
     
      據介紹,以前,煤炭企業的財務管理、資金管理、勞動工資、采購等板塊自成體系,形成“信息孤島”。如今,系統集成、協同創新已成新趨勢,所有之前互相獨立的系統要實現統一規劃,信息公開透明。財務、采購、資金等各板塊的決策者將發生角色轉變,成為執行者,這對他們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的轉變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術發展新方向
     
      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量子通信、5G等技術的發展,為新的技術、工業以及能源革命提供技術支撐,也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發展進程。在煤炭行業,未來將重點研究探索幾大信息技術發展方向。
     
      在煤炭工業大數據應用方面,煤炭企業應用大數據所帶來的主要效果包括實現智能決策、服務安全生產、提升運營效率和加強風險管理等。兗礦集團、開灤集團、伊泰集團等已開始嘗試大數據相關應用。目前煤炭行業大數據應用還基本局限于單個企業、單一領域,整合整個行業數據資源,搭建煤炭工業大數據平臺,規范數據標準,明確數據產權,真正利用大數據技術服務全行業依然任重道遠。
     
      在煤炭工業互聯網平臺方面,隨著工業企業競爭由產業鏈向生態鏈競爭轉移的加速,工業互聯網平臺競爭將成為工業生態競爭的新焦點。煤炭工業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其與多數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將有所區別,不能簡單地復制和應用制造業工業互聯網經驗,這就需要煤炭行業攜手努力依據自身特點,研究探索出符合煤炭特色的工業互聯網模式和平臺。
     
      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方面,煤炭開采的危險性、環境的惡劣性對用機器取代工人有天然的迫切需求。煤炭行業在智能化生產、機器人巡檢等領域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單純依靠煤炭企業自身的技術實力很難完成煤炭行業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革命性突破,需要先進煤炭企業進一步深化與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企業實現跨界深度融合。(記者 陶冉)
     
      轉自: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