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興實體經濟:政府工作報告7次提及,總理為何再贈4字?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陳翰詠    時間:2017-04-10





      4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新聞通稿中有一句話值得注意:要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著力為實體經濟升級營造更好環境”。


      振興實體經濟是當前一個重要命題。早有媒體關注到,提振實體經濟成為今年“兩會”之強音,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7次提及實體經濟,此舉實屬罕見,釋放的信號十分強烈。


      細讀通稿,很明顯表達出兩層意思:一是要為實體經濟營造更優的環境,二是實體經濟本身要不斷轉型升級。事實上,李克強會上對這兩點均有精到闡述。


      總理指出,現在工業準入門檻還是太多了,一邊強調要振興實體經濟、發展先進制造業,但投資制造業的門檻又很多,要辦十幾張許可證。


      “這種情況一定要下決心轉變。”李克強明確要求。怎么變?先得“放”。誠如總理所言,現在政府的不少工作重點還是給市場主體發“入場券”,然而除了一些確實需要的行業外,工業制造領域那么多許可證真的有必要嗎?只有把不必要的“入場券”清理掉,才能讓工業投資保持上升勢頭,實體經濟環境才能更加優化。


      同時則要“管”。政府職能要從坐在辦公桌后面發許可證的審批,真正轉變為到市場一線去進行有效監管。對此,李克強舉去年責成有關部門查“地條鋼”的例子強調,宏觀部門不僅要會審批,更要會監管。切實發揮好政府事中事后監管效用,讓市場競爭更加有序公平,實體經濟的環境才會逐步得到改善。


      以上如果堪稱“外因”,振興實體經濟則更須從“內因”發力,挖掘市場主體的內部動力。如果實體經濟自身孱弱,是無法硬性要求支持的。只有切實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和競爭力,才能根本上改變當前“脫實向虛”的困境。


      李克強對振興實體經濟給出4個字:轉型升級。


      這方面的成功事例數不勝數。共享單車帶火了自行車產業、網購和快遞讓深山特色農產品成功打入大城市,都堪稱經典案例。正如總理一再強調的,生產性服務業最終帶動了傳統實體經濟的升級。而這種升級,不是坐在辦公室憑空想出來的,是順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應運而生的。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這一點怎么強調都不為過。但實體經濟必須緊跟時代腳步、緊扣消費者需求,不斷轉型升級,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全球市場上站穩腳跟。不升級,沒出路!


      誠如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所言,“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唯如此,前景廣。(陳翰詠)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務院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國務院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新聞辦邀請了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黃守宏對報告進行解讀。
      2018-03-06
    • 國際輿論關注政府工作報告釋放重要信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5年來的政府工作,對2018年政府工作進行部署。世界各國主流媒體對此高度關注,認為這是中國落實十九大精神的一份行動方案。
      2018-03-06
    • 外媒點贊:政府工作報告給力

      外媒點贊:政府工作報告給力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在外媒眼里,兩會是收集中國有價值信息的關鍵時機,而政府工作報告則是每年兩...
      2018-03-09
    • 政府工作報告里說的這兩件大事有了路線圖

      政府工作報告里說的這兩件大事有了路線圖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今年的總理記者會上,他更是給出明確要求,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
      2018-05-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