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發布 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25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深化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壓實集貿市場主辦方主體責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辦法》將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壓實集市主辦者主體責任。《辦法》要求集市主辦者建立集市計量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明確集市主辦者與經營者應當簽訂入場經營協議,約定雙方權利義務及相應的違約責任。《辦法》規定集市主辦者應當配備用于公平復核的計量器具,并擺放在顯著便捷位置。鼓勵集市主辦者建立紅黃牌警示制度,將經營者計量違法行為予以公示;對計量失準拒不整改的經營者,可以追究違約責任直至清退出集市。《辦法》要求,集市主辦者發現經營者使用具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的,應當予以制止,不得包庇、縱容。


      二是進一步規范經營者行為。《辦法》要求集市經營者應當正確、規范使用計量器具和法定計量單位,對屬于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應當定期送檢。《辦法》明確經營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規定經營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構成欺詐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規定。


      三是加大對相關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辦法》規定,集市主辦者未建立集市計量管理制度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進行處理;集市主辦者未按要求對計量器具登記造冊、備案、更新,以及未合理設置和妥善管理“公平秤”等計量器具,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下罰款。經營者應當使用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而未使用且拒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下罰款。針對集市主辦者監督不到位的行為,《辦法》明確集市主辦者發現經營者從事計量違法行為而不制止,或者包庇、縱容的,處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下罰款。


      市場監管總局將以《辦法》出臺為契機,加大宣傳解讀力度,組織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集貿市場計量工作的監督管理,督促各相關方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厲打擊集貿市場計量違法行為,確保集貿市場內計量準確、交易公平,堅決減少和杜絕“缺斤短兩”現象,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解讀


      為深入推進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加強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有效打擊利用電子計價秤作弊、“缺斤短兩”等計量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了《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94號,以下簡稱《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辦法》修訂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現行《辦法》由原質檢總局于2002年制定發布,2020年,市場監管總局進行了條款修正。《辦法》規定了全國集貿市場經營活動中計量器具管理、商品量計量管理、計量行為及其監督管理的具體要求;明確了集市主辦者、經營者、計量檢定機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責任和罰則。《辦法》實施以來,在維護集貿市場經營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推動全國集貿市場內計量行為、計量器具管理逐步趨于規范。


      此次修訂《辦法》,主要是針對近年來集貿市場內不法商家“缺斤短兩”“計量作弊”等現象,解決民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強計量管理制度建設,對現行《辦法》內容不完備、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等問題加以完善,進一步壓實集市主辦者主體責任、規范經營者行為、加大對相關計量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有效打擊集貿市場內使用作弊秤、“缺斤短兩”等違法行為。


      二、《辦法》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辦法》適用于全國集貿市場經營活動中的計量器具管理、商品量計量管理、計量行為及其監督管理活動。《辦法》所稱集貿市場,是指由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主辦,由入場經營者向集市主辦者承租場地進行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等現貨商品集中交易的固定場所。


      三、《辦法》對集市主辦者的管理職責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是要求集市主辦者建立集市計量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核驗、更新、公示經營者的相關信息,供消費者查詢。目的是有利于集市主辦者對經營者的管理,也為消費者維權時查詢經營者信息提供有效途徑。


      二是進一步明確集市主辦者與經營者簽訂的入場經營協議內容,要求經營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以及其他不合格計量器具,不得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或者偽造數據等,特別強調要約定相應的違約責任,為集市主辦者處理經營者計量作弊行為提供依據。


      三是將公平秤擴展為用于公平復核的計量器具,并要求集市主辦者合理設置用于公平復核的公平秤、公平尺等計量器具,擺放在顯著、便捷位置,并予以標識。


      四是增加集市主辦者誠信計量管理責任,要求其建立健全誠信計量管理體系,組織經營者開展誠信計量自我承諾。


      五是明確規定集市主辦者發現經營者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或者其他不合格計量器具等計量違法行為,應當予以制止,不得包庇、縱容。


      六是明確集市主辦者對糾紛及時進行處理的要求及相關配合義務,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因商品量計量結果產生糾紛的,集市主辦者應當及時進行處理,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做好計量調解和違法行為查處。


      四、《辦法》對于經營者的行為規范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是增加經營者正確、規范使用計量器具和法定計量單位,對配置和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維護管理,保證計量器具量值準確的相關要求。


      二是明確屬于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經營者應當定期送當地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計量器具出現新增、減少、更換、維修等情況,應當及時向集市主辦者報備。


      三是明確經營者作為計量器具的使用主體,不得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計量器具;使用國家限制使用的計量器具,應當遵守有關規定;不得使用未經檢定、超過檢定周期或者經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


      四是針對當前電子計價秤監管面臨的突出問題,增加了經營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不得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或者偽造數據、不得破壞計量器具的鉛(簽)封、不得使用鉛(簽)封已損壞的計量器具的要求。


      五是增加經營者誠信計量義務,要求經營者開展誠信計量自我承諾,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五、《辦法》在哪些方面加大了對集貿市場內計量違法行為的處罰?


      現行《辦法》對集貿市場內的計量違法行為處罰力度過低,難以形成有效震懾。此次修訂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增加了處罰情形,加大了處罰力度。一是明確集市主辦者未建立集市計量管理制度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進行處理。二是將集市主辦者未按要求對計量器具登記造冊、備案、更新,以及未合理設置和妥善管理“公平秤”等計量器具的罰款上限由一千元罰款提高到一萬元。三是對經營者應當使用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而未使用計量器具的違法行為,處罰上限由一千元調整為一萬元。四是明確經營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構成欺詐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的規定。五是明確集市主辦者發現經營者從事計量違法行為而不制止,或者包庇、縱容的,處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下罰款。


      六、《辦法》對于集貿市場的計量監管提出了哪些新的管理思路?


      一是首次將誠信計量管理體系引入集貿市場監督管理措施,集市主辦者可發揮誠信計量作用,建立違法失信經營者紅黃牌警示制度,將經營者計量違法行為在集市中予以公示,對計量失準拒不整改或者計量失準仍強買強賣的經營者,按照合同約定和有關管理制度的規定追究違約責任直至清退出集市。二是鼓勵集市主辦者免費統一為經營者配置經強制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鼓勵集市主辦者對集市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推廣使用通過智能網聯功能實現防作弊效果的計量器具,通過集約化、數字化的管理模式,為市場監管部門探索實施智慧監管提供支撐,有效提升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的效能。三是強化信用監管,市場監管部門建立集市誠信計量管理制度和評價標準,定期公開評價結果,對集市計量工作實施分級分類監管。


      轉自: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