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來,隨著廣西農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廣西農產品出口年均增長24.5%,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2010年,廣西農產品出口9.6億美元,同比增長11.8%,是“十五”期末的3倍。
特點
水果蔬菜、水海產品、藥材為主要出口商品。上述3大類產品出口合計約占2010年農產品出口總額的71.7%,其中水海產品出口2.4億美元,水果出口1.9億美元,蔬菜出口1.7億美元,藥材出口0.9億美元。此外,出口額較大的農產品還有罐頭0.4億美元,豆油豆粕0.4億美元。
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東盟和美國。2010年廣西對東盟出口農產品5.1億美元,占廣西農產品出口的52.8%;對美國出口農產品1.8億美元,占廣西農產品出口的18.4%;對香港、歐盟、日本、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出口農產品2.3億美元,占廣西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7%。
邊境貿易出口占據較大份額。2010年廣西一般貿易農產品出口4.6億美元,占廣西農產品出口48.7%;邊境小額貿易農產品出口4.4億美元,占廣西農產品出口46.9%;加工貿易農產品出口0.4億美元,占廣西農產品出口4.3%。
出口企業多為中小民營企業。2010年廣西民營企業出口農產品近7億美元,占74.3%;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出口農產品分別為1.3億美元和1.1億美元,分別占廣西農產品出口的14.1%和11.6%。
措施
近年來,在商務部的大力指導下,廣西充分發揮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比較優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不斷提高出口農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加快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近年來,廣西積極支持活豬、柑桔、水海產品、罐頭、繭絲綢等出口生產基地建設,利用各類外貿發展資金予以重點培育。近年來,廣西支持豬場建設和疫苗使用,積極協調選擇豬場新址,以便更好地發展。廣西積極貫徹落實自治區扶持養殖羅非魚的優惠政策,推動廣西羅非魚出口基地迅速發展,2010年廣西羅非魚養殖面積40萬畝,產量約22萬噸,已建設160多個出口備案養殖場,獲得歐、美、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出口資格認證的羅非魚加工廠8家。同時,利用北部灣漁場的優勢,積極扶持北海市建設水海產品出口基地,目前全市已建設水海產品出口原料注冊基地66個,信息服務平臺2個,產品檢驗檢測平臺1個。
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廣西商務、檢驗檢疫、農業部門加強配合,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2010年分別在賀州市和柳城縣建成廣西首個出口蔬菜和水果的質量安全示范區;同時,以科技引導產業化生產,通過建立規范的化學農藥“供、銷、用”管理機制,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等措施,抓好標準化生產。2010年,賀州市首批輸往日本的荷蘭豆、甜豆順利通關,成功進入日本市場。目前柳城縣全縣生態果園建設面積達10萬畝,通過無公害果品產地認定9萬多畝,所產蜜桔已成功銷往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