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煤炭重組為產業優化升級筑牢根基


    時間:2011-06-01





      本報訊 2008年以來,山西面對煤礦企業“多、小、散、亂”的實際情況,做出了兼并重組整合的戰略抉擇。目前,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已基本結束,取得了重大成果,煤炭工業實現了轉型。


      截至目前,山西應整合關閉礦井已基本關閉到位,近70%的重組整合建設改造礦井已獲批開工建設。山西煤炭產量持續穩定,2010年煤炭產量達到7.41億噸,今年前4個月煤炭產量為2.56億噸。同時,安全生產條件不斷改善,今年前4個月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0.0899。


      產業格局發生根本轉變


      通過兼并重組整合,山西煤礦“多、小、散、亂”的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根本轉變。煤炭工業的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采礦秩序明顯好轉,能源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廳長王守禎認為,山西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能夠順利進行,主要得益于思路清晰,規劃科學,目標明確,扶優汰劣,和諧推進。


      據介紹,煤礦企業“多、小、散、亂”,一度困擾山西。雖然之前經過了幾番整合,產業集中度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次兼并重組整合,山西全省上下充分認識到,只有通過煤礦重組整合才能真正做到規范煤礦開采秩序,保證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實現安全生產,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山西煤炭工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基于上述認識,山西根據國家在山西建設晉北、晉中、晉東3個大型煤炭基地和18個礦區的總體規劃,結合全省煤炭資源賦存、礦井布局、企業結構等情況,制定了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總體規劃,確定了預期目標,即重組整合后全省保留1000座礦井,90萬噸/年以上礦井要達到70%以上,且全部實現以綜采為主的機械化開采。


      政策配套兼顧各方利益


      山西積極探索兼并重組整合的有效途徑,以市、縣區為單位,以資源為基礎,以資產為紐帶,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通過企業并購、協議轉讓、聯合重組、控股參股等方式完成了兼并重組整合。


      在推進兼并重組整合過程中,山西堅持把市縣黨委、政府作為組織領導的主體,把企業作為推進實施的主體,調動了雙方的積極性。煤炭、煤監、國土資源、工商管理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打破常規、聯合辦公,通過集中受理審批、簡化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加快了工作進度。


      在兼并重組整合過程中,山西注重政策配套,兼顧各方利益。山西規定,兼并重組整合企業應在被兼并重組整合企業注冊地設立子公司,維持原有稅費上繳渠道不變,繼續承擔原企業相應的社會責任,落實工業反哺農業、以煤補農方針,支持當地新農村建設和公益性事業。國有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整合,采取資產劃轉的方式;非國有企業之間或非國有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煤礦企業的兼并重組,采取資源、資產評估作價入股或補償退還的方式。資產處置堅持依法評估、協商協調。采礦權價款補償在退還企業剩余資源量采礦權價款的同時,再給予經濟補償,實現了被兼并重組整合煤礦、當地群眾、兼并重組整合主體、地方政府多方滿意。


      當前,山西大多數礦井正在和即將進入建設改造程序。礦井建設改造完成后,山西全省保留礦井將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下一步,山西將繼續鞏固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成果,全力實施“礦井機械化、信息化兩化融合改造提升”工程,“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建設”工程,“人本安全、培訓教育、素質提升”工程,以夯實基礎;將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煤炭采礦、安全、生產、煤礦基本建設和煤炭生產經營“五個秩序”,努力構建現代煤炭生產開發體系、煤炭產業循環發展體系、新型工業體系、現代服務體系“四大體系”, 扎實做好煤炭工業改革發展工作。

    來源: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