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乳制品行業將重新“洗牌”


    時間:2011-05-23





    本報訊 記者日前從山西省質監局了解到,在國家提高準入門檻,重新頒發生產許可證帶來的乳制品行業沖擊波中,山西省只有12家企業領到了新的生產許可證,其余30家企業因未能領到新證,即日起必須停止生產各類乳制品。

    “生產許可證是乳制品企業的‘準生證’。”一家乳制品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通過重新換發“準生證”,進一步抬高了乳制品行業的準入門檻。根據新的規定,乳制品生產企業須配備相應檢測設備,對食品添加劑、三聚氰胺等指標進行自檢,且必須具備三聚氰胺檢驗項目相關的檢驗設備及能力,不得進行委托檢驗。“三聚氰胺檢測設備、人員培訓等投入大,一套小型檢測設備價格就在200萬元以上,大型檢測設備上千萬元,很多中小企業難以承擔,不得不退出市場。”這位負責人表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整個行業又經歷了一次大的洗牌。

    近幾年曝出的劣質乳制品事件,引發了國內乳制品行業的誠信危機。這一現象也逼迫消費者轉而選擇洋品牌,尤其是在嬰兒奶粉方面更是如此,本地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場尋求一席之地。山西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七成企業未能獲得生產許可證,對本省乳制品行業來說無疑是場強震,但也是一次重獲新生的機遇”。這位負責人表示,國家對乳制品企業實施高門檻和嚴格監管的政策,可以讓消費者恢復對本土品牌和企業的信心,而這對本土企業來說是當前最稀缺的資源。“大量企業退出后,將釋放出更多的市場空間和奶源資源,有利于獲證企業的更好發展”。

    來源: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