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高歌猛進,產業規模5年翻了一番多,“三品一標”產品開發實現了由粗到精、由單一到系列的“完美晉級”。黑龍江省不僅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還成功塑造了黑龍江農業的嶄新形象。
記者從省綠色食品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2010年,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6100萬畝,實現總產值750億元,生產綠色食品實物總量2750萬噸,分別是2005年的1.75倍、2.1倍和1.51倍;綠色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數量達到10550個,是2005年的7.6倍;全省農民人均綠色食品收入11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兩成以上,有17個縣市、區綠色食品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綠色食品產業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
“十一五”期間,黑龍江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工作,得到農業部的充分肯定。目前,全省已建成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33個,面積達4800萬畝,約占全國基地總面積的一半。為大力提升綠色食品原料加工轉化率,黑龍江省重點發展了綠色有機食品大豆、玉米、水稻及山特產品精深加工,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開發呈現出四個明顯變化:一是精深加工的產品明顯增加。據統計,全省“三品一標”產品中精深加工產品占30%以上,比“十一五”之初增加10個百分點。二是高科技含量產品明顯增加,一大批綠色食品新產品陸續開發出來。
在2010年哈洽會上,高附加值、高科技的產品和新開發的參展產品比5年前增加2.6倍。三是系列產品明顯增加。在經過認證的“三品一標”產品中,系列產品占到60%以上,比5年前增加15個百分點。四是品牌產品明顯增加。目前黑龍江省已獲得黑龍江著名商標和全國馳名商標的綠色食品產品分別為107個和15個。
經過多年的持續打造,黑龍江省先后在省內外建立黑龍江綠色食品精品店110家,建成銷售網點1208個。綠色食品銷售已經形成覆蓋全國的市場體系,并遠銷歐、美、日和東南亞等38個國家和地區。2010年,全省實現綠色食品銷售額3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綠色食品產業開發,黑龍江省農業走出了一條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促進低碳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新途徑。目前,全省無公害以上等級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3億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61.9%;農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省無公害等級以上的優質農產品達52%;全省綠色食品產值占整個農村經濟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17.5%提高到2010年的21.3%;全省以綠色食品全程標準化生產模式為主導,制訂了“三品”技術標準操作規程1400多項,涵蓋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禽養殖、山特采集以及食用菌栽培等領域,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面積已占全省耕地面積的29.1%;在綠色食品龍頭企業帶動下,200多萬農戶參與到綠色食品產業開發中來,初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類、山產品、飲品和特色產品八大產業加工集群,帶動了食品工業迅速發展壯大。
通過綠色食品開發,困擾農村多年的村屯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據權威部門檢測,黑龍江省綠色食品開發主產區土壤環境指標、江河水質和空氣質量均高于國家標準。
來源: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