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農谷核心區有了分期建設“施工圖” 打造國際一流農科“芯”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03





      8月1日,《中原農谷核心區建設規劃(2022—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印發,到2035年,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的農科“芯”城。


      作為中原農谷“1+1+2+N”政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印發將為中原農谷核心區建設提供基本依據和遵循。自2022年4月以來,《“中原農谷”建設方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中原農谷建設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的意見》和《中原農谷發展規劃(2022—2035年)》相繼印發。


      《規劃》顯示,依據“中原農谷”發展定位和空間布局,核心區作為農谷主體功能承載空間,以“四大中心、兩個示范區”為發展定位,以建設國際一流農科“芯”城為目標,將打造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原始創新高地、科技新城、產業新城。


      突出融合重構,構建“一心、五區、四基地”的空間格局。高標準建設環鳳湖公共服務核心,高水平打造科研合作交流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物流商貿區、農業高教培訓區和綜合服務區五大特色功能區,高質量培育良種培育實驗基地、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基地、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和種苗種畜繁育基地四大基地。


      如何聚焦能級提升,推動谷城院融合發展?《規劃》提出首先打造科技創新策源新空間。構建生物育種核心研發功能板塊。聚焦重點布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國家區域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中心、中原農谷關鍵共性技術平臺等核心研發平臺,形成國內外科研力量創新競合新空間;構建糧食技術創新研發功能板塊。依托糧食科技創新中心、糧食產業技術研究院、糧食產業經濟研究院、現代農業氣象科技產業園等,布局建設若干研究中心,重點突破以減損保鮮為核心的糧食儲藏、以物聯網低溫為核心的糧食物流、以智能化適度加工為核心的糧食加工等技術領域;構建高端農機裝備研發功能板塊。重點開展玉米去雄機、育種小區播種機、收割機、種子專用烘干設備等育制種及磨粉機和碾米機等主糧加工關鍵機械研發創新。


      同時要培育農業高新企業新園區,搭建農業對外開放新平臺,重塑農業示范建設新田園。


      記者注意到,《規劃》為中原農谷核心區建設制定了詳細的分期建設“施工圖”,近期以綜合服務區(晉新高速以北區域)、物流商貿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以及科研合作交流起步區建設為核心,重點建設河南省農業博物館、河南省農業展覽中心、國際生物育種學術交流永久會址、中原農谷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等重點項目,近期建設總面積42.14平方公里。(記者 劉曉波)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