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發布建設制造強省三年行動計劃 到2025年形成7個“萬億級”集群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18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建設制造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根據《行動計劃》,到2025年,河南要初步建成以“能級高、結構優、創新強、融合深、韌性好”為鮮明標識的先進制造業強省,并提出,要形成1到2個世界級、7個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8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


      目標


      制造業占全省生產總值30%以上


      對于發展目標,《行動計劃》提出了具體標準。


      產業能級方面,先進制造業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列,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40%,其中制造業占比穩定在30%以上,全部工業增加值力爭達到2.3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力爭突破2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力爭突破2.8萬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和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


      產業結構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30%,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15%,形成1到2個世界級、7個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8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


      產業創新方面,國家級創新平臺突破30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100%,制造業質量競爭指數達到86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知名品牌。


      產業融合方面,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率達到80%以上,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園區(工廠)500家。


      產業韌性方面,形成空間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的產業鏈群發展模式。


      任務


      力爭培育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500家


      如何實現制造強省“小目標”?《行動計劃》明確了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集群化”5大主要任務。


      高端化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30%的傳統企業轉型為戰略性新興企業,產業規模達到2.6萬億元,實現“五年倍增”。力爭高端裝備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占裝備制造業比重提升到30%。


      智能化方面,《行動計劃》特別提到,加快建設省元宇宙科創產業園、中原數據要素生態產業園。到2025年,力爭培育30家“數字領航”企業、300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30個數字化轉型示范區、30個制造業數字化賦能中心。


      綠色化方面,到2025年,力爭培育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50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50家,建成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100家。


      服務化方面,每年培育30個左右省級及以上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企業。


      集群化方面,到2025年,力爭創建現代農機、先進超硬材料等10個國家級產業集群;開展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力爭培育300個市域、縣域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創建10個左右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重點


      省級各類創新平臺達到8000家,建成28個千億級重點產業鏈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力爭省級各類創新平臺達到8000家,承擔30項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突破和推廣應用100項“五基”細分領域關鍵技術與產品,推廣應用300項自主創新產品。


      努力建成先進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車等28個千億級重點產業鏈。落實產業鏈鏈長和盟會長“雙長制”,推動重點產業鏈邁向千億級、晉級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做強龍頭企業,到2025年,力爭新增千億級制造業企業2家,百億級頭雁企業達到60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力爭每年分別培育100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0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支持“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融資,力爭每年上市掛牌企業達到20家。


      突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與洛陽、南陽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以洛陽市為中心,帶動三門峽市、濟源示范區,建設豫西轉型創新發展示范區;以南陽市為中心,與信陽、駐馬店市對接淮河、漢江經濟帶,打造豫南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以商丘、周口等市為主,建設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推進安陽、鶴壁、濮陽市一體化發展,打造豫北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


      轉自: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