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固始縣搶抓沿海產業轉移機遇,從2017年引入第一家紡織園區以來,由小到大,從弱到強,5年間,紡織服裝產業已經是“繁花似錦”。
河南東恒紡織產業園董事長齊光亮:現在所看到的我們這些10多萬平方米(生產車間),我們在150天的時間把它建設好,并且投產,也就是說我們做到了2022年我們是三個當年,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達效。
45歲的齊光亮,不到20歲就前往江浙地區務工。2022年8月他返鄉創業,擴大生產規模。這還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又有了新的發展計劃。
河南東恒紡織產業園董事長齊光亮:我們的二期就在我們的對面,馬上9月份就要開工建設,力爭在今年的年底把它建好。將引進將近8000臺織布機。
齊光亮的信心來自于固始當地近幾年形成的產業基礎。作為河南勞務大縣,固始常年在外務工70多萬人,僅在長三角地區從事紡織服裝業的就有20萬人,2017年下半年,得益于東部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機遇,固始的紡織產業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副縣長夏明剛:我們通過老鄉招老鄉,然后老鄉招外商。所以從2018年引進第一臺噴水織機,到目前我們固始已經有了4.2萬臺噴水織機,被中紡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稱號。
目前,固始縣已建成了16個專業紡織園區。隨著固始紡織產業配套服務的逐漸完善,國內一些紡織龍頭企業紛紛將這里作為重要的生產基地,帶動了當地紡織產業實現質的提升。
河南省大江紡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廠長付旭:我們現在這個倍捻機一個工人可以看40臺機器,自動化程度是我們國內最先進的紡織設備,普通的原材料織布賣一塊多錢一米,經過我們倍捻之后,我們可以賣到3塊4塊5塊,產品的附加值會成倍增長。
大江紡織2020年底簽訂招商合同,30天項目落地、60天投產,占地規模、設備種類、廠區布局等均達到紡織A類企業標準,也成為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示范窗口,吸引了一批創新型、引領型紡織配套企業前來投資。
河南省大江紡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蔣信華:營商環境這個感受是什么?我去年一整年我到固始只來了4天,為什么可以來4天?那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政府幫忙,政府無處不在,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如今,固始縣紡織服裝企業達32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0家,年銷售額超億元企業10家。2022年紡織服裝產業營收超過220億元。
未來隨著信陽生態印染園項目落地建設,固始還將擁有豫東南地區唯一的生態印染園,形成從“長絲—紡織—印染—服裝”的紡織全產業鏈。
轉自:大象時政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