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國家級醫療服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20





      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國家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十四五”時期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著力解決群眾異地就醫和看病難問題作出的重大舉措。


      2020年12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和重視推動下,省政府、洛陽市政府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西交大二附院”)簽署《合作共建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框架協議書》。按照協議,我省以洛陽市中心醫院為依托單位,項目醫院名稱確定為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洛陽醫院。


      2021年6月,洛陽市中心醫院獲批成為國家第二批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建設項目單位。2022年9月26日,西交大二附院洛陽醫院揭牌儀式在洛陽市中心醫院舉行,西交大二附院先后派三批29名副高以上專家常駐洛陽市中心醫院,標志著我省在努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河南樣板上踏出更堅實的一步。


      “西交大二附院洛陽醫院是洛陽加快打造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的重要支撐。”洛陽市委主要領導表示,要抓住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機遇,加強與輸出醫院溝通對接,全面學習借鑒先進醫療機構的管理制度、運行模式、人才技術,促進深度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區域醫療服務高地。


      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


      傾力打造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


      河南是人口大省,能在“家門口”把病看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成為千家萬戶最樸實、最迫切的心愿,也是深化醫改工作努力探索解決的難題。


      自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伊始,省委省政府、洛陽市委市政府、省市發改委及衛健委高度重視,省市兩級分別成立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統籌部署,大力推動此項工作。


      在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案基礎上,將“三平移、三統一、一融合”進一步細化,確定“五平移、五延伸、一融合”的建設思路,明確目標任務和支撐條件。


      根據“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協議,合作雙方將全面提升西交大二附院洛陽醫院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力爭五年內建成輻射豫西地區乃至晉東南的國家呼吸疾病區域醫療中心。


      截至目前,西交大二附院洛陽醫院萬安院區項目完工,已全面開診。伊濱院區項目一期,計劃2023年年底具備開診條件,二期加速建設中。


      多途徑開展聯合學術交流


      打通科研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26歲的小吳(化名)以“右下肺不張”就診于洛陽市中心醫院。該患者自2018年起,輾轉多家醫院,均未得到有效治療。西交大二附院常駐醫院介入專家團隊劉昀、董西林、張明教授對患者病情進行細致入微的了解,制定氣管鏡下介入診療方案,術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百姓“大病不出市”提供更多可能。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兩院深度合作建設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打造全省領先學科,加大聯合科研和成果轉化力度,實現整合型醫療服務新模式在洛陽落地。


      2022年9月26日,西交大二附院洛陽醫院揭牌儀式在洛陽市中心醫院舉行,洛陽市政府主要領導參加揭牌儀式,并為西交大二附院洛陽醫院執行院長李小鵬頒發聘書,標志著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進入實質性快速推進階段。


      2022年10月14日,洛陽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成功開展一例氣管鏡下腫瘤冷、熱消融術,這是該中心開展的首例微創先進技術。


      2023年5月18日,完成豫西地區首例應用“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術前肺部小結節定位,聯合胸腔鏡肺段切除術。


      2023年8月9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名醫巡診及融合共建活動啟動,來自西交大二附院的11位國家級重點學科及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學科帶頭人及管理領域知名專家進駐洛陽市中心醫院開展多種形式的醫教研管共建活動,包括門診、查房、手術示教、講座授課、學術交流、管理培訓等,標志著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邁上新高度。


      隨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工作深入開展,多項學科技術能力均獲得有效提升。截至目前,醫院先后開展的20余項新技術填補豫西或洛陽地區空白。


      為推進優質資源擴容,今年以來,舉辦洛陽—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重癥論壇、豫西首屆ERCP論壇、第二屆中原肺移植論壇等省市級學術會議10余場;舉辦2023首屆洛陽地區消化道ESD離體豬胃手把手培訓班等,累計培訓3500余人次,推動學科同質化發展。


      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全面啟動后,呼吸及相關學科的相關指標提升明顯。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洛陽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門診人次、住院人次較2022年同期分別增長48.9%和20.5%;呼吸相關學科外轉率同比下降13.3%,整體上呈現收治率上升、外轉率下降。


      提高疑難危重診治能力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均衡布局


      2023年8月10日,洛陽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召開,提出圍繞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統籌推進中西部地區醫療高地建設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穩步推進。


      從“輸血”到“造血”,洛陽對標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標準,建設思路更加清晰。


      ——不斷完善機制,深化合作,進一步健全組織架構,深化落實“五平移、五延伸、一融合”建設思路。


      ——強化技術引領,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多形式開展業務活動,提高疑難危重診治能力。


      ——強化科研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創建PCCM專科培訓基地、專修、單修基地打下基礎。


      ——平移先進經驗,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與西交大二附院實現互聯互通,積極推進遠程醫療、健康咨詢、健康管理服務。


      ——加大“四引(引平臺、引技術、引管理、引人才)”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學科建設、人才團隊建設、科研教學、診療技術及管理水平,實現與輸出醫院同質化。


      ——推動分級診療、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輻射提升區域內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降低區域外轉率。


      洛陽市政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持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國家“真支持、真心干、真配合”要求,進一步深化豫陜合作,持續引入國家優勢資源,全力推進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努力打造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河南樣板,造福豫西地區民眾,為推進健康中國、健康河南作出貢獻。


      專家點評


      身體健康是老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條件,看病就醫是老百姓關注度最高的民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真正解決好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黨的二十大上,他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洛陽市整合醫療資源,以洛陽市中心醫院為依托,同西交大二附院進行戰略合作,聯合打造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這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有力舉措,更是回應群眾病有所醫的期盼和關切的有效路徑。在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進程中,洛陽探索出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的好做法,為全省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樹立了榜樣和標桿,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河南省社科院社會所所長、研究員陳東輝


      轉自: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