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記者從省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獲悉,由該中心編制的《2011年河南省民營企業社會責任調查報告》于近日出爐。調查顯示,河南省民營企業越來越重視所負社會責任,正在成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力量。但仍存在許多不足,需要政府的引導與支持。
據介紹,該調查從去年年底開始,調查對象主要是全省資產規模一億元以上的大中型民營企業,涉及行業包括機械制造、房地產、金融、廣告傳媒、交通運輸、IT、餐飲娛樂等十數個領域。
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尚存在偏差
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89%的企業都指定專人或某個部門負責社會責任工作,其中24.8%的由企業高層直接負責。調查報告認為,這表明企業對社會責任工作的重視,同時表明推動河南省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良好的組織基礎。
但調查同時發現,很多企業在對社會責任的認知上存在偏差。“比如,76.1%的企業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做公益慈善’,而實際上,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多方面的,包括對政府、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等。”省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調研人員說,這也表明應大力宣傳正確的社會責任理念。
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實踐經驗豐富
雖然河南省民營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知還不全面,但對社會責任履行的實踐經驗豐富。
調查顯示,88.3%的企業建立了員工定期培訓制度,89%的企業為員工建立了保險福利制度。大部分企業節能環保意識較為強烈。90.0%的企業在與商業伙伴合作時愿意宣傳企業的社會責任,57.8%的企業將對方履行社會責任狀況作為重要考察指標。
在建立企業與社會公眾、消費者的和諧關系方面,73.9%的企業做過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并建立了相應制度;77.6%的企業愿意公布產品質量安全標示信息,方便消費者選擇。不過,只有4.3%的企業編寫并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且專業度較低。
調查還顯示,河南省民營企業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94.3%的企業參與過救災扶貧捐贈活動,85.6%的企業支持員工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參與志愿者活動。
企業科學履責需要引導與支持
調查報告認為,河南省民營企業系統的、有意識的社會責任理念有待提升。比如,大多數企業重視員工發展,但職業安全管理體系有待建立;大多數企業環保意識強烈,但環保管理和培訓有待加強;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不足。
在多項選擇中,約83.5%的企業認為政府是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力量。因此,調查報告認為,對于企業社會責任規范和行為的形成,僅靠企業的內在主動性是不夠的,政府應為企業科學履責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在稅費、融資、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同時,建立適合河南省實際的民營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標準體系也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
(來源: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