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河南省全面啟動了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農村陽光信貸和富民惠農金融創新“三大工程”。這將為廣大農民朋友帶來哪些實惠呢?記者就此采訪了河南省相關金融部門。
“‘三大工程’對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推動河南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根本目的就是讓農民獲得貸款更容易、金融產品更貼近、辦理業務更便捷、服務費用更優惠,像城里人一樣享受現代金融服務。”河南銀監局局長李伏安表示。
近年來,全省中小金融機構特別是農信社系統充分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力度持續加大。上半年全省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達3284.24億元,比年初增加325.6億元,新增涉農貸款占新增實體貸款的97.29%,涉農貸款余額占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總額的41.72%,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縣域中小企業和“三農”信貸需求矛盾。
但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河南省農村金融發展仍然相對滯后,不少農村金融機構仍以存、貸和一般結算等傳統業務為主,貸款審批程序環節多、時間長,與農村企業和農戶“急、頻、少、高”的信貸需求還不相適應。
“‘三大工程’的啟動,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劑‘良方’。”有關專家表示,這將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的契合度,為農民提供量身定做的產品與服務,提升金融服務“三農”水平,促進農村金融與經濟互動發展。
據介紹,為實施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河南省將大力支持新型金融機構發展,爭取早日實現村鎮銀行縣域全覆蓋。同時,持續加大鄉鎮及以下網點布設力度,引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廣泛布設金融電子機具,加快自助服務終端推廣力度,進一步改善農村的信貸結算和服務環境,使農民足不出村(社區),即可享受到存、貸、匯等“一攬子”便捷、高效的現代化金融服務。
農村陽光信貸和富民惠農金融創新工程,將進一步提高服務的透明度,讓農民享受陽光下的服務;簡化業務流程,對“三農”開辟信貸“綠色通道”,解決農村“貸款慢”問題;進一步強化服務產品創新和擔保方式創新,積極推進信貸資金回流農村,破解農村地區“融資難”問題。
(來源: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