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實“后半篇文章 ”打通“最后一公里” 河南省南召縣易地搬遷群眾生活樂陶陶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9-24





      “以前俺挑點山貨到鎮上賣,要走十幾里山路。在外面打零工,也是‘看天’,下雨天就沒收入。現在搬遷到了姬村集中安置點,聯合黨支部給我安置了保潔員公益崗,收入比較穩定,非常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南召縣白土崗鎮白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自貴激動得說。

    1 (1).jpg

      2017年12月1日,王自貴一家三口從白土崗鎮白龍村搬遷到姬村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新房,嶄新的家具,整潔的房間,一家人樂陶陶的。更讓王自貴消除后顧之憂的是,通過易地搬遷聯合黨支部的貼心幫扶,他被安置為社區保潔員,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今年40歲的馬明東和王自貴一樣,都是從20多公里外的大山搬遷而來。對于馬明東來說,易地搬遷給他帶來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原來他一家住在白土崗鎮養馬坪村深山溝,十年九旱,莊稼廣種薄收,連生活用水都成問題。以前總是發愁找不到掙錢門路,日子過得窮苦。“搬到這里,日子越過越得勁兒,現在我在這附近的大理石廠務工,一個月最低3500元,干得好的時候一個月7000元呢……”


      最讓馬明東開心的是,不僅自己可以實現家門口務工,而且孩子在家門口就近入學,每天能吃上免費的營養餐。

    2.jpg

      白土崗鎮姬村易地搬遷安置點,占地25畝,安置搬遷群眾208戶591人。安置點配套建設了3個扶貧就業車間,引進假發加工和服裝加工項目落地,吸納搬遷點及周邊180人就近務工。安置點附近約有100余家中小型石材加工企業,可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保證貧困群眾致富有門路、脫貧有出路。同時,同步建設有綜合市場、黨群服務中心、幼兒園、衛生室等設施,文化設施、公益設施齊全,群眾日常生活舒心方便,做到了“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的目標。


      南召縣“十三五”期間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專項資金投資61234萬元,建設集中安置點35個,完成搬遷安置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872戶9739人。目前,縣里工作重點轉移到社區管理、產業發展和就業幫扶、文明創建等方面。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標志性重大工程,做好“后半篇文章”是決定易地扶貧搬遷成敗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發展格局,南召縣優化產業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加工、鄉村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幫助搬遷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依托當地旅游資源,培育發展農業旅游、生態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閑旅游,以云陽鎮玉蘭社區周邊的石頭村和玉蘭生態觀光園、四棵樹鄉龍湖社區周邊的五朵山景區和喬端鎮白河社區周邊的寶天曼景區為典型,鼓勵當地的景區景點優先吸納搬遷群眾就業,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鄉村旅游、健康養生、養老服務、鄉村手工藝等產業,實現搬遷群眾收入來源多樣化。

    3.jpg

      同時,該縣加大技能培訓力度,拓寬就業渠道,開展各類技能培訓2680人次,讓搬遷群眾掌握一技之長,懷揣實用技能實現穩定就業,安排就業人數1300多人。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的2872戶9739人已全部實現脫貧,脫貧率達到100%。


      按照“群眾搬到哪里、支部建到哪里、服務跟到哪里”的思路,各易地搬遷安置點成立社區黨支部和管委會,由鎮政府中層領導任社區支部書記兼管委會主任,3-5位搬遷群眾任管委會委員,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社區管理格局。2020年4月,縣里成立了易地搬遷聯合黨支部,由主管易地搬遷工作的副縣長擔任聯合黨支部書記,下設26個黨小組,整合相關縣直部門、鄉鎮政府、幫扶企業,吸納社區干部、農民合作社、經濟能人等各個領域93名黨員,重點解決易地搬遷工作中存在的空白點、交叉點、薄弱點,以“黨建鏈”為支點,對搬遷群眾“一對一”結對幫扶,在保障群眾住房安全舒適的基礎上,各項扶貧政策落地落實。


      各易地搬遷聯合黨支部和社區管委會深入開展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星級明白人及勤勞致富之星、創業就業之星、誠信守法之星、孝老敬親之星和助人為樂之星為主體的“五星文明戶”等創建評比活動,引導群眾崇尚先進、爭當模范,提振精氣神,展現新氣象。同時,廣泛開展“感黨恩、頌黨情、聽黨話”教育活動,組織“志智雙扶”文藝巡回演出和電影放映等活動,定期開展道德大講堂、紅黑榜評定、致富故事會等各類活動,引導搬遷群眾飲水思源、感恩奮進,提升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和文明風尚。(倪申 廖濤 王興一 劉超)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