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現代農業風生水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呼喚越來越迫切,南召縣一大批有創業愿望、創新意識的新型職業農民順應發展形勢,抓住當下機遇,主動挑好現代農業“金扁擔”,發揮產業引領、創新引領、科技引領的作用,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提升農業產業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依靠產業富農、科技興農,輻射帶動周邊群眾致富增收,讓農業越來越有奔頭。
2002年南召縣云陽鎮山頭村王曉開始涉足苗木花卉行業,先后到西安、成都、北京等地學習從事苗木花卉的種植、管理、銷售及園林綠化工程的設計、施工等。經過十年的闖蕩打拼,他在業界積累了豐富人生閱歷和人脈資源。2012年春,王曉注冊1000萬元回鄉創辦了南召縣錦天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在南陽、西安、北京、浙江、山西等地建設苗圃基地5000畝,成為全縣首屈一指的花木大王。
王曉聘請北京林學院、河南農大林學院的專家為技術顧問,發起成立了省級產業化集群——南召縣錦天園林苗木花卉產業集群,把全縣56家花木專業合作社、13家花木企業、2萬花農納入玉蘭苗木產業化集群。王曉帶領錦天園林公司采取“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幫扶模式,公司與620個貧困家庭簽訂苗木購銷協議,購銷玉蘭、紅楓、女貞、桂花、紫薇等苗木180多萬棵,年平均每戶貧困群眾苗木收益1萬余元。
南召縣云陽鎮唐莊村村民馬根芳是一個頭腦靈活、遇事愛琢磨的人。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馬根芳就開始栽種桃樹。馬根芳一邊“啃書本”自學,一邊外出找專家拜師學藝,學成歸來后反復摸索實踐,靠著一股韌勁,榮獲“全國陽光創業帶頭人”,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懂技術、會管理”的科技帶頭人。馬根芳有著寬闊的胸襟和長遠的目光,他率先注冊成立了“映山紅品種桃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合作社把種植戶組織起來,他無償地給社員提供優質種苗,手把手地傳授栽種技術,當年荒蕪的山坡變成淌金流銀的“花果山”。現在唐莊村是南陽市聞名的品種桃種植專業村,全村品種桃種植已發展到5700畝,輻射帶動了周邊7個行政村群眾連片種植桃樹11000畝。
2013年,南召縣小店鄉朱莊村村民李鵬流轉空山河河道流域荒蕪的灘涂地,通過拓荒改造,變成了肥沃的良田,建成以種植有機黃金梨為主的有機農業觀光帶。李鵬牽頭成立小空山有機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嚴格按照有機農業標準化操作規范種植、管理。7年來,李鵬累計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占地500畝、栽植梨樹4萬棵的大型有機梨種植基地。小空山有機梨種植基地生產中使用的礦物質微量元素肥和自制的芝麻餅肥,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保持土壤的健康,為生產高品質的有機水果提供安全保障。李鵬銷售的有機黃金梨粘貼上有機農產品二維碼,可以進行追溯驗證,從而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他所生產的黃金梨通過中國有機食品認證,獲得2019年中國國際(上海)有機食品博覽會優質產品獎,2020年又獲得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書。
南召縣建立“鄉村能人庫”、優秀拔尖人才庫,注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培訓,挖掘本地的經濟能人、科技強人、致富能手和優勢農戶,鼓勵扶持他們創辦田園綜合體、特色產業基地,領辦特色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讓這些具有雄厚經濟實力、實用致富技術、擅長市場銷售的新型職業農民,與周邊群眾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群眾融入產業鏈,實現穩定、持續增收致富,形成“鄉鄉有基地、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活干”的生動局面。(倪申 廖濤 王修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