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南召:“領頭雁”引航 窮山村煥新顏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0-13





      如今,走進南召縣龍王廟村,硬化暢通的道路、規劃有序的街巷、整齊明亮的路燈、富有“文藝范兒”的文化廣場;邁入一戶戶農家,屋舍儼然的庭院、干凈整潔的房間、配置齊全的家電。村民自豪地說,現在我們的日子比城里人還“得勁”,基礎設施齊全,道路寬暢通達,環境衛生整潔,游園亭臺,田園風光美景如畫,人在村中住,如在園中游。

    1.jpg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大學畢業的李印出去務過工,回鄉后辦過磚廠、干過大理石加工,成為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的“致富能人”、“帶富強人”。 2014年,他被村民選舉為村委會主任。2017年,在村“兩委”換屆中,李印又以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發展優勢產業,是脫貧致富長久之策。李印從資源稟賦、地理位置、產業基礎等實際出發,圍繞苗木花卉、林果種植、鄉村旅游等產業,培育符合本地實際、 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富民產業,形成了特色產業集群。村里推廣“黨組織 + 合作社 + 基地 +貧困戶”發展模式,讓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村“兩委”組織黨員群眾外出參觀考察,動員黨員參與成立農民合作社,建成150畝品種梨示范基地,套種的品種紅薯畝產達4000斤,村集體經濟收入逐年增長。村里土地流轉給錦宇園林公司和青城苗木公司,建成800畝苗木花卉基地,逐步形成春有花、夏有荷、秋有果、冬有藥,集吃、娛、玩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大格局。目前,已建成150畝小龍蝦養殖基地,800畝苗木花卉、230畝中藥材馴化、150畝品種梨基地,420千瓦集體光伏電站。


      為了激勵先進,鞭策后進,該村為有致富能力、帶富能力、做慈善事業的先鋒黨員建立了“黨員風采墻”,讓優秀黨員成為大家學習的標兵。目前,已經有10余名黨員成為“黨員風采墻”上的風光人物。

    3.jpg

      黨支部堅強有力,基層黨建有聲有色,群眾就跟得緊,事情就辦得順,脫貧攻堅就有了硬核底氣。龍王廟村抓黨建引領,配齊班子,村黨支部定期舉辦黨日活動,組織黨員承諾踐諾,村里組織34名有幫帶能力的黨員,與村里的貧困戶結對幫扶,對幫扶成效顯著的黨員,先進事跡在“黨員風采錄”墻上公示,激發黨員的榮譽感,形成了“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個黨員一盞燈”的良好風尚。


      龍王廟村利用一處村民閑置的房屋改建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圍繞“培訓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道德大講堂邀請黨校講師、農技專家、致富能人、群眾代表講主題黨課、講實用技術、講脫貧故事,設立脫貧志氣榜、致富光榮榜,走一條集政策宣傳、技能培訓、思想教育、崇賢尚德的新路子,起到開啟民智、凝聚民心、發揮民力、推動民富的作用。開展“好媳婦、好公婆”評選、新鄉賢評比等群眾性文明評創活動,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影響群眾,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從善的氛圍。


      2017年5月,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下鄉調研時發現:全縣50歲以下的黨支部書記只有37人,20多個村沒有黨支部書記;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功能弱化,陣地缺失。針對這些問題,南召縣深入開展“黨員干部帶支部”結對幫扶活動,310名領導干部與310個行政村結對幫扶,著力推進陣地建設、密切干群關系、幫上致富項目,助力脫貧攻堅。


      通過開展“黨員干部帶支部”活動,幫扶責任人積極發揮比較優勢,制定產業規劃,培育特色產業,優化種植結構,打造產業鏈,提升附加值,發揮現代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貧困群眾的組織和帶動作用,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方式,不少貧困群眾成為擁有土地流轉金、務工薪金、入股分紅金的“三金”農民。現在,村村都有一張規劃圖,家家都有一本致富經,人人都有一筆增收賬,貧困群眾為致富而忙碌了起來,脫貧攻堅按下了“快進鍵”。

    2.jpg

      南召縣注重利用好“領頭雁”的引航功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村組干部的組織帶動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帶動群眾富在產業鏈上。2015 年馬長來擔任南召縣云陽鎮山頭村黨總支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積極興辦企業,全村已引入企業18家,年產值2.6億元,發展花卉苗木3000多畝,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不僅有效解決了村內100多名留守人員的就業問題,還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馬長來帶頭捐款 10 萬元,發起成立山頭村慈善協會,對全村的孤寡老人、困難戶等進行幫扶,對村里重病人員、五保人員和 80 歲以上的老人給予經濟補貼。


      “我們樹立大抓基層、抓實基礎的鮮明導向,注重培養農村領頭雁,持續深化‘黨員干部帶支部’結對幫扶活動,開展村(社區)支部書記擂臺比武競賽活動,涌現出‘大比武’優勝村黨支部書記10名、獲勝村黨支部書記19名和‘紅旗杯’村黨支部書記11名。全縣310個行政村中294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基層面貌煥然一新。”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說。(倪申  廖濤  劉春雨)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