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清明上河園(資料圖)
這是一個“秋老虎”肆虐的雙休日。然而,在開封市民中間流傳著一個更為炙熱的消息:8月11日,有媒體報道,開封市將斥資千億元,以重現北宋時期的“汴京”盛景。消息一出,就引起網友在微博上瘋狂轉發,有稱贊的,也有質疑的。有網友更是指出,“其實就是借棚戶區改造之名把老百姓趕出去,原地搞商業房地產開發。”對此,大河網進行了調查。
緣起:
媒體曝開封千億重現汴京盛景
8月11日出版的《中國經營報》報道,開封正在推進一項宏偉的老城改造計劃,即從今年開始,在4年內將老城區約58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拆遷完畢,改造成一個近20平方公里的人文休閑旅游城市,以重現北宋時期的“汴京”盛景,同時建造另一座工業新城,僅拆遷就將耗資1000億元。
此計劃一經媒體披露,就在網上引發熱議。據悉,開封的財政收入只有不到50億元,照此計算,僅拆遷費用一項就是該市財政收入的20倍,對當地政府而言,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負擔。
報道還透露,開封眼下這項宏偉規劃,與新任市委書記祁金立密切相關。這位有著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市委書記,于去年5月上任后給開封提出了兩個新定位:“開先”和“復古”。前者就是要建設開封工業化新城,后者則是要打造國際旅游文化名城,而開封下一步發展戰略就是主攻文化旅游,再現大宋王朝風光。
進展:
“兩改一建”可否是所謂的“清城計劃”?
針對這一網絡事件,一家南方媒體自稱采訪了開封市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該負責人稱,開封正在推進的“兩改一建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是為落實國家棚改政策,結合實際提出的惠民措施,并否認這是所謂的“清城計劃”。
這位負責人介紹,老城棚改安置將采取原地安置和異地安置相結合,充分考慮市民的意愿。老城改造按照“內在時尚、外在古典”的設計理念,不僅建居民住宅、商業配套,還要建旅游文化產業項目和公共基礎設施。
至于備受關注的千億拆遷費用,也被否認是“實際投入”,而“只是一種推斷”。盡管如此,上述解釋并沒有平息外界質疑,網友“卿狂作坊”評論說,“我終于明白了這幾天沸沸揚揚的開封千億回宋計劃的本質思路了:其實就是借棚戶區改造之名把老百姓趕出去,原地搞商業房地產開發。”
但也有網友對這一報道提出疑問:從來就沒聽說過開封有過1000億投資的說法,現在又何來否定?
回應:
老城區市政設施落后成開封人民一塊心病
就在這一事件在網上炒的沸沸揚揚之際,開封網今天上午少見的以《落實政策 順應民意 改善民生 建設魅力城市 古都開封正在加快崛起步伐》為題,報道了該市正探索著一條獨具開封特色的發展之路——說該稿少見,不僅僅是報道的篇幅,還在于它并非來自于開封日報,而是網站首發。
該報道說,開封作為我國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既有豐富的文化積淀,也有歷史遺留的包袱。目前開封老城區內,仍有有58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需要改造,約占全省棚戶區改造任務的一半。老城區市政設施落后,居住條件差,不僅是開封城市建設的軟肋,更是開封人民的一塊心病。
報道說,對開封老城區大批吃水難、排污難、取暖難、入廁難的棚戶區居民來說,推進棚戶區改造是他們翹首以盼的事情。宋門里居民魏慧芳說:“俺一家三口擠在10多平方米的房子中,住得很緊張。能住上新房子是我最大的愿望。希望政府趕緊改造,俺100%支持!”
該報道稱,全市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任務將于2015年底基本完成。
今年僅新區開工建設項目93個 預計投800億
開封既抓老城改造,又抓新區建設,已經形成新老城區齊頭并進發展的局面。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鄭汴一體化發展、打造鄭汴都市區的決策部署,為開封發展注入了更加強勁的動力,一個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開封,正在中原大地快速崛起。
開封新區建設統籌開封老區發展,突出“古今文明交相輝映、新老城區各展風采”,新區既有歷史文化名城的古樸典雅,又有現代化城市的時尚與新潮,是一個厚重文化與充滿生機、活力的統一體,是一個時尚新潮、大氣靚麗、氣勢宏偉的現代化魅力之城、活力新區,是展示開封生機與活力的現代化對外窗口。
今年以來,新區已開工建設項目和新選址項目93個,預計總投資超800億元。汴西產業集聚區連續兩年評為“河南省十強產業集聚區”,已形成了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食品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三大主導產業。8月7日上午,開封市在新區舉行今年101個總投資404億元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形勢喜人!用不了多久,這些大項目的建成投產,將有力拉動開封經濟發展。在開封這塊熱土上,文化力正變成經濟力,文化名城以自己的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投資者。
依托宋文化 開封將建設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開封是一座紳士一樣的城市,幾千年的塑造,使他具有紳士般的高雅、雍容、文明、厚重。這是城市文化的“軟實力”。
開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滿城的文物古跡,現有珍貴的文化遺存和名勝古跡1945處,人們稱開封為“天然的歷史文化博物館”。民謠說“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六座城”。文物考古已經證實,開封腳底下還珍藏著六個輝煌朝代,有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下文物寶庫,“城摞城”已成為開封鮮明的文化符號和城市特色。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春天。開封,依托現有的文化“軟實力”,著力發展旅游及相關產業,實現“重塑古都、找回汴梁”的追求,既是落實中央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一件極其平常和自然的事情。在開封,這一著力點放在了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上。
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既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訴求,也是現實發展的創新需要,又是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先行示范區生動實踐的需要,是開封崛起的路線圖,是開封轉型發展的增速器。它以20平方公里面積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為重要支撐,按照“一城兩環八區”的規劃,計劃把開封老城打造成全城一景、宋韻彰顯的特色文化園區,把開封的大宋文化打造成與西安漢唐文化、北京明清文化三足鼎立的知名文化品牌。
網友:
開封要發展,就要大步向前
針對媒體的報道,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開封要發展,發展就要邁大步,就要有新思想和新魄力。
網友“懷舊開封”說,開封老城的面貌要改變,只不過開封抓住了開封古城成功成為國家級文化園區和省里大力改造城市棚戶區的機遇,畢竟開封錯過了很多的發展機會,這次,開封不想再次錯過。
還有網友說,老區擁擠破舊不堪,道路狹窄,如果誰不支持改造,我建議他去開封的棚戶區去住上一段時間,大肆宣揚把開封推到風口浪尖上,用意何在?再說了這是個純市場運作的方法,哪兒沒有城中村改造啊,開封,你努力地大步向前吧,我們支持你。
網友“網絡逍遙”說,開封建一個古城和一個新城的想法很好,開封政府要有魄力搞下去。十幾年前,鄭州的GDP只有700多億,但鄭州市依然推出投資數千億的鄭東新區,推動了鄭州市的跨越式發展。今天,開封的GDP已經超過1000億,搞這個1000億的古城開發,應該不是什么難事,關鍵看政府是否有魄力。今天,鄭州正在搞面向未來的航空經濟綜合試驗區,這將引領鄭州走向國際化大都市。開封既然要和鄭州對接,就要有鄭州的魄力和闖勁。開封加油!
(來源: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