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航空經濟示范區到2020年至少可帶動20萬人就業


    時間:2012-08-09





      我省不僅成了全國首個提出建“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省份,而且,我省已經被國家民航局列為全國的“航空經濟示范區”試點。

      國家民航局為啥把全國第一個“航空經濟示范區”試點定在河南?

      民航總局解釋說,鄭州具備內陸樞紐的區位優勢,具備建設成全國甚至全球性區域交通樞紐的條件;如果中部的樞紐搞不起來,未來民航的發展是不持續的。

      國家布局

      選擇部分地區作為示范區試點航空經濟

      2011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后,國家民航局與我省簽訂了《關于加快河南省民航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何錦日說:“在這個協議當中,我們有一些具體動作,第一步就是改擴建新鄭機場二期,到2020年新鄭機場要達到旅客運輸量29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要達到50萬噸。另外是加大對河南民航企事業單位的支持,推進鄭州大型航空樞紐建設。”

      今年7月,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各地要大力發展航空經濟,選擇部分地區開展航空經濟示范區試點。

      河南戰略

      我省在全國首提建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

      副省長張大衛說,在中國民航局的支持下,河南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提出了建設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設想,目前已形成了文件,并呈報給國家相關部門及國務院。

      據了解,從全國范圍內看,我省首先提出要建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并在推進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張大衛說,這個設想的目的就是,“擬依托鄭州大型航空樞紐建設,大力發展以航空物流為重點的航空運輸業,促進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建設航空大都市”。同時,吸引人口,加快轉移,構筑開放開發新平臺,推動航空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中心城市有機結合,構建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和“三化”協調發展先導區,實現戰略性突破。

      “對于河南省提出建設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這個設想,中國民航局支持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何錦日說,7月8日,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選擇部分地區開展航空經濟示范區試點”。目前,河南省政府考慮建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考慮范圍可能更廣。

      努力成果

      成全國第一個“航空經濟示范區”試點

      何錦日透露,目前,我省已經被國家民航局列為全國的“航空經濟示范區”試點。

      “這幾年,民航總局一直在研究一個問題,就是考慮如何利用航空經濟產業鏈推動民航發展。”何錦日說,把第一個示范區定在了鄭州、定在了河南省,別的地方都叫臨空經濟區,不叫示范區。

      “總的來講,對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設,民航總局是支持的。”何錦日表示。

      “我們從交通和民航的角度看,鄭州具備建設成全國甚至全球性區域交通樞紐的條件。”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吳曉說,目前國內就缺少一個內陸的樞紐來支撐全國的民航網絡,三大樞紐都在沿海。“我們提出來,能不能在中部地區構筑一個內陸的樞紐?”

      “內陸地區誰具備條件和實力?武漢、長沙、鄭州、西安、重慶都在爭。我們的選擇標準是一要看政府,另外也要看市場。”吳曉說,他們做了一個研究,從整個交通運輸體系看,鄭州具備除海運以外其他運輸方式內陸樞紐的區位優勢,還具備中轉功能,鄭州的區位優勢比較突出。如果中部的樞紐搞不起來,未來民航的發展是不持續的。

      預期效應

      到2020年至少可帶動20萬人就業

      其實,全國各地爭搶全國大型航空樞紐地位的目的,從根本上說都是為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與就業。

      根據專家測算,空港每增加10萬噸的航空貨物,將創造800個工作崗位;每新增異國航班,將增加750個工作崗位;每新增異國國際直達航班,可為當地增加1500多個就業崗位。大型樞紐機場客運量每增加100萬人次,將拉動地方經濟0.5個百分點,增加就業崗位1萬個。

      照此計算,根據我省的中長期規劃,機場二期即將開工建設,到2020年,建成后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29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50萬噸。遠期規劃中,旅客吞吐能力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600萬噸。

      截至去年年底,我省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10萬噸。

      也就是說,到2020年,旅客吞吐能力可以拉動我省經濟增長約9.5個百分點,可增加19萬個就業崗位,再加上貨運吞吐量,到時至少可以帶動20萬的人口就業。等到旅客吞吐能力到7000萬人次時,加上貨運吞吐量,可帶動近80萬人就業。

       (來源: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