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民工返鄉顯露經濟下行壓力


    時間:2012-07-25





    受傳統出口產業不振、房地產宏觀調控等因素影響,以前在春節前才出現的民工返鄉,此時在多地提前出現。

    中證報記者在浙江多個企業調研時發現,有相當多的外貿企業今年經營比金融危機時還要吃力。他們坦言,歐洲是他們這些外貿企業最大的出口市場,歐債危機直接導致訂單減少、出口困難。除了訂單量銳減,訂單的凈利潤大幅下滑也讓各企業苦不堪言,不少原來準備擴大生產規模的企業紛紛在今年縮減用工規模、暫停企業流水線。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受國內外經濟形勢不景氣影響,企業利潤出現較大程度下滑。

    在我國傳統的勞動力輸出大省河南省調研時發現,從浙江、廣東、山東等沿海省份返鄉的民工,此前大部分從事建筑行業、制造業等。2011年下半年至今的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房地產開工量不足等,是“提前返鄉”的直接原因。據調查,部分民工選擇返鄉以后等待經濟好轉再出來務工。同時,也有不少民工干脆“一去不回”,安心在家務農。

    河南省濮陽市柳屯鎮鎮長陳兆寶表示,今年上半年,該鎮不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占外出務工人員總量的40%以上。“今年勞動力提前返鄉的情況比往年要明顯得多,而且周邊鄉鎮的務工人員返鄉情況也同樣很明顯。” 

    多位專家表示,當前部分地區、部分行業出現招工難現象,而部分地區又出現民工“提前返鄉”,也就說明當前屬于結構性失業,其實也是我國主動放緩經濟增速目標、進行經濟結構轉型所必經的“陣痛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認為,應理性看待民工提前返鄉。首先,此次遠不如金融危機時期那么嚴重。其次,這種返鄉是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因為隨著未來產業分布、勞動力分布日益均衡和合理,東中西部都將有自己的優勢產業,并能夠承受當地的勞動力資源。“當然,如果返鄉情況加劇,東部的用工問題就會更突出,中西部的就業壓力也會更大。”相關部門應早做準備,關鍵要以財政政策為著力點,同時設立公開透明的引導平臺,使得勞動力的流動更加合理。

    對于河南、四川等勞務輸出地的返鄉工人來說,適應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如果返鄉情況向嚴重的方向發展,政府馬上會有一系列措施跟上。比如金融危機時期用的那些圍繞“減”“免”“緩”的政策都會及時跟上。此外,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趨勢也在上升。

    (來源: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