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2024“紅氣球挑戰賽”(呼和浩特站)在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開賽,本次挑戰賽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主辦,伊利集團支持。參賽者在徒步賽道沿途尋找任務點,并在要求的任務點完成心肺復蘇、AED操作、外傷包扎等急救任務。
據介紹,“紅氣球挑戰賽”是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起的國內首個以應急救護為主題的團隊式徒步運動公益賽事,賽事致力于倡導“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公益理念,提升社會公眾的應急自救互救能力。作為本次挑戰賽的支持方之一,伊利希望通過該項賽事,為推廣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應急救護技能貢獻力量。
長期以來,伊利高度重視包括應急救災在內的社會公益事業,力求把發展成果惠及民生、回饋社會,此次支持舉辦“紅氣球挑戰賽”,就是伊利升級其災害救助體系后的第一次生動實踐。據悉,就在今年5月,伊利提出構建“防災、減災、備災、救災、重建”五位一體的災害救助體系,強化關注人的生命、健康和尊嚴的人道主義救助。
創新賽程形式 支持公益項目
“如果發生異物卡住氣道的情況,要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急救。”“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是高質量的胸外心臟按壓和及時的電擊除顫。”“較大的異物扎入肢體,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固定異物并撥打急救電話。”……在本次“紅氣球挑戰賽”的現場,選手們通過知識問答、創傷救護、擔架搬運等多元化比賽內容,在實踐中加強了對應急救護技能的學習。
這一幕幕于定向打卡中完成各項應急救護操作的場景,在“紅氣球挑戰賽”中并不陌生。據介紹,“紅氣球挑戰賽”自2021年起,已陸續在北京、貴州、西安、阿爾山等地成功舉辦多屆,成為推廣應急救護知識和公益慈善理念的重要平臺。此次在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舉辦的“紅氣球挑戰賽”,則融合了伊利自身的公益理念和品牌優勢,傳遞出別樣的溫暖。
比如,這場挑戰賽“含奶量”最高,賽事現場設置了能量補給站,伊利多款產品免費暢飲,讓參賽者在體驗運動樂趣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伊利帶來的美味與健康;賽事現場也專門設置了公益打卡區,親子組參賽選手完賽后參與互動打卡,助力向偏遠地區的學校捐贈籃球。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鼓勵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到2030年將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人員比例提高到3%及以上。這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在伊利看來,通過支持舉辦“紅氣球挑戰賽”,能以寓教于樂的形式普及創傷包扎、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人們心中種下勇氣的“種子”,讓更多人在遇到危險時能夠敢于自救、敢于施救。
二十年磨一劍 升級救助體系
“持續投身公益事業是伊利的核心使命之一。多年來,我們不止步于做公益,更追求公益行為能夠‘可持續的解決社會問題’。”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說。
在“厚度優于速度、行業繁榮勝于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于商業財富”理念引領下,伊利將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以實際行動回應社會期待。二十年磨一劍,伊利自然災害救助模型于今年5月正式發布,首次以體系化、可復制的形式向公眾傳遞伊利在自然災害救助領域的實踐成果,將二十余年的積累凝結為企業助力防災減災救災的好經驗、好做法,擴大防災減災科普宣教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同時,在“全面價值領先”目標指引下,伊利正將推動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向助力“韌性社會”建設進化。韌性社會是指在面對各類突發事件或災害事件時,能夠對外部風險帶來的沖擊自適應調整,在不確定環境中保持可持續發展。韌性社會對于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韌性社會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通過教育和培訓的方式提高公眾對風險的認知和應對能力,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這正是伊利此次支持舉辦“紅氣球挑戰賽”的初衷,是伊利在其“防災、減災、備災、救災、重建”五位一體的災害救助體系下的有力印證。對于伊利而言,補齊普通民眾對于應急救助知識的短板,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秉承公益初心 詮釋責任擔當
在本次“紅氣球挑戰賽”中,來自內蒙古、貴州、云南等偏遠地區的青少年在運動中學習到了急救知識,這也是他們參加“伊利營養2030”公益項目組織的夢想研學營的收官之站。
據了解,“伊利營養2030”公益項目踐行營養物資捐贈、健康知識科普、夢想關愛守護三大行動,用營養和關愛守護偏遠地區孩子的夢想。截至2023年底,“伊利營養2030”已覆蓋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投入超1億元,近80萬兒童從中受益。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伊利對青少年的關注與培養,正詮釋出其五位一體災害救助體系中對人民群眾健康與尊嚴的呵護。伊利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五位一體災害救助體系的實施,不僅能夠在災害發生時迅速提供有效的救助和支持,還能夠在平時通過防災減災宣傳和工程建設等措施降低災害風險,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據介紹,伊利還積極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合作,共同構建更加完善的災害救助體系,為應對自然災害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公民的立身之本,企業要實現自身價值,就要為社會創造價值。”潘剛表示。對伊利而言,為社會創造價值不僅是經營,更是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使命和擔當。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