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乙烯產能差距縮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10





      ■世界乙烯原料構成趨于穩定


      世界乙烯產能增速放緩,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中國。2020年,世界新增乙烯產能700萬噸/年,總產能升至1.97億噸/年,比上年增長3.4%,增幅明顯低于上年。全球新增乙烯產能的64%來自中國,中國新增3套百萬噸級乙烯裝置。


      世界乙烯裝置總數約329座,乙烯裝置的平均規模約60萬噸/年。美國、中國和沙特乙烯產能仍穩居世界前三位,中美兩國乙烯產能差距進一步縮小。


      世界乙烯原料構成趨于穩定。目前,世界乙烯原料仍以石腦油和乙烷為主,在全球乙烯產能中,石腦油基乙烯占比已經從5年前的58%下降到48%左右;全球乙烷基乙烯占比從5年前的20%上升到30%左右,世界乙烯原料輕質化步伐暫時放緩,世界乙烯原料構成比例趨于穩定。


      ■世界乙烯裝置開工率普遍下降


      世界乙烯需求略有增加。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乙烯需求增速明顯放緩,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地區乙烯需求總體下降,與中國乙烯需求的增加部分抵消,預計全球乙烯需求僅略增150萬噸/年左右,較以往全球每年600萬噸以上的需求增量明顯減少,當年乙烯需求總量約1.72億噸/年,增幅1%。


      亞太和西歐乙烯均價明顯下跌,北美乙烯均價略有上漲。2020年,全球乙烯市場價格先低后高,上半年呈“V形”走勢,雖然年初出現上漲,但疫情暴發后進入跌勢。4月底觸底后開始反彈,逐步收復失地,四季度隨著油價回升和乙烯需求恢復,乙烯價格出現快速回升。


      世界乙烯裝置開工率普遍下降。2020年,由于疫情導致需求疲軟而產能仍繼續增加,乙烯裝置普遍開工不足,預計世界乙烯裝置平均開工率從上年的90%降至85%左右。美國乙烯裝置開工率從上年的90%降至85%左右,部分乙烷裂解裝置開工率曾低至70%~80%,為多年來罕見。乙烯主產區墨西哥灣裂解裝置開工率在85%以上;中國乙烯平均開工率從2019年的78%下降到67.3%;日本乙烯裝置開工率平均保持在89%左右。


      世界乙烯毛利水平總體降低,美國乙烷裂解較亞太西歐石腦油裂解的成本優勢有所縮減。2020年,疫情和低油價使美國與亞洲及歐洲乙烯生產成本和利潤發生很大變化。低油價下歐洲和亞洲以石腦油為原料的乙烯生產成本降低,乙烷基乙烯裝置與石腦油基乙烯裝置的成本差距縮小,全球乙烯毛利水平總體低于上年。


      ■乙烯項目建設步伐放緩


      2020年,受新冠疫情沖擊乙烯生產和項目建設都受到影響,美國部分乙烯建設項目暫緩,煉廠減產和需求疲軟使得歐洲和日本乙烯生產商減產或停產;中東、亞太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乙烯建設項目放緩但仍繼續推進。


      美國第二波乙烯項目啟動但乙烯建設步伐放緩,新出口終端建成使乙烯出口量增加。2017~2020年美國第一波乙烯擴能增加產能約1090萬噸/年,美國第二波乙烯新建項目已啟動,幾乎都集中在墨西哥灣沿岸,但受疫情和競爭優勢下降影響,預期最終建成新增產能遠低于第一波。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繼續推進乙烯項目建設。2020年,石化項目建設供應鏈、物資設備和人工都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亞洲、俄羅斯和中東乙烯項目建設進程緩慢但仍繼續推進。歐佩克原油減產使得中東乙烷產量減少,沙特、科威特和阿聯酋的乙烯產量有所下降。


      ■亞太地區將繼續引領乙烯產能增長


      世界乙烯產能將繼續快速增長。2021年,預計世界乙烯產能將新增950萬噸/年左右,總產能有望突破2億噸/年,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中國、美國和印度。未來5年,亞太地區將繼續引領乙烯產能增長,中國將建設多個乙烯項目,印度將是亞太地區第二大新增乙烯產能的國家,其乙烯產能將從2020年的820萬噸/年增至2025年的1400萬噸/年。韓國將成為亞洲新增乙烯產能第三大國家。美國、中國、中東、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乙烯產業保持穩步發展。世界乙烯版圖將保持亞太、北美、中東、西歐四分天下格局,而亞太、北美在世界乙烯生產中的地位將繼續提升。


      疫情影響之下世界乙烯產業仍將低位運行,乙烯產能面臨調整。未來5年,受世界經濟放緩和貿易形勢不穩定影響,乙烯需求很難出現明顯改善,乙烯價格總體仍將保持低位,產能增速過快地區乙烯毛利繼續承壓,乙烯裝置開工率總體將在低位徘徊。如果新冠疫情得不到控制,全球乙烯市場供需失衡將進一步惡化,那些比較老舊的、規模較小的和成本較高的乙烯生產裝置被迫關閉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原油直接裂解生產乙烯和直接制化學品將使石化產業競爭更加激烈。亞太、中東地區一些主要以生產乙烯等化工品為目標的煉化項目將陸續建成投產,尤其是沙特阿美的原油制化學品和埃克森美孚的原油直接裂解生產烯烴項目投產,必將導致乙烯及衍生物產量快速增加,供應將更加充裕,乙烯聚合物產品供應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這類石化項目具有規模和成本優勢,綜合經濟效益將明顯高于傳統煉化一體化項目,全球石化產業競爭將加劇。


      ■我國將形成國企、民企、外資企業三方鼎立的市場格局


      “十四五”期間,乙烯產業格局將出現重大變化,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隨著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外資項目和國內擬建在建項目的陸續建成投產,2025年我國乙烯總產能將一舉突破6000萬噸/年大關,外資權益產能將達到1074萬噸/年,占比升至15.0%,民營企業產能達到2336萬噸/年,占比達到32.7%,屆時將形成國企、民企、外資企業三方鼎立的國內市場格局。


      我國乙烯業應圍繞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重大戰略部署,按照“高端化、數字化、集群化、國際化”的思路抓好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實現由大做強。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