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大清:勇攀世界水電技術珠峰的領軍人

      1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發布2024年度“央企楷模”。哈電集團覃大清榮獲“央企楷模”稱號。
      2025-02-05
    • 黃兆亮:燃機維修領域的“大醫生”

      多年來,黃兆亮始終深耕燃氣輪機維修技術開發及應用,勇挑重擔,創新不倦,在進口燃機自主維修的漫長道路上不斷探索。
      2025-01-24
    • 時敬龍:愛啃“硬骨頭”的“創新大王”

      參加工作以來,時敬龍始終扎根試制生產一線,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被稱為——愛啃“硬骨頭”的“創新大王”。2024年,時敬龍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25-01-16
    • 麻迎輝:扎根在戈壁高原的運維工程師

      麻迎輝,現任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太陽能公司駐青海柴旦木電站員工,自入職以來,他便牢牢扎在青藏高原光伏電站建設運維一線。今年,他榮獲“中央企業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25-01-06
    • 張來峰:深海“筑基人”

      近日的渤海灣畔,冬季寒風凜冽。海油工程安裝分公司碼頭上,重裝作業中心作業一隊副隊長張來峰正在進行打樁錘的維護保養工作,為下一個項目施工做好準備。
      2024-12-27
    • "大國重器"背后的匠人匠心

      "大國重器"的背后,以大國工匠劉伯鳴為代表的一重人,在"巨大"中求"精微",在"毫厘"間斤斤計較,硬是做到了設備運行時,壓力、溫度、尺寸絲毫不差。
      2024-12-17
    • 楊冰:中國橋梁數字化建造的開路者

      新首鋼大橋通車五年來,不僅提升了首都城市形象,還成為中國橋梁建造的新名片。今年,新首鋼大橋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特等獎,這是中國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的最高獎項。
      2024-12-02
    • 倪濤:積極探索自主定位導航柔順裝配對接機器人技術

      當前通用裝配機器人多為串聯關節型工業機器人,只適合小型、輕型工件,特定產線自動裝配專機受工件加工誤差等影響,存在對接困難、內應力大的問題,這是裝配機器人技術領域的痛點。
      2024-11-19
    • 王浩澤:第一位坐上火箭的火箭發動機設計師

      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由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3名航天員組成。其中,王浩澤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飛行工程師,也是繼劉洋、王亞平之后我國第三位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女性
      2024-11-06
    • 陳繼鋒:超硬刀具和超硬材料行業領軍者

      長期以來,歐美日發達國家在超硬材料刀具領域主導著行業發展。隨著中國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突破創新,中國現已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2024-10-22
    • 探尋最優解的水輪機研發專家

      從事水輪機研發30余年,趙永智參與過我國水輪機貫流式機組、抽水蓄能機組、沖擊式機組等項目研發,還曾參加白鶴灘水電站等國家重大項目的水輪機組研制,獲得過全國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
      2024-10-08
    • 曹寬:做技術過硬的手藝人

      在繁忙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一位頭戴堅實安全帽,身著整潔藍色工裝的瘦小身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2024-09-23
    • 夏咸喜:探尋能源高溫材料服役壽命管理的“鑰匙”

      自2014年入職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來,夏咸喜一直深耕能源裝備安全與壽命研究領域,通過對科研的不斷追求和不懈努力,建立了我國發電機組壽命管理與延壽的創新性技術體系,這一開創性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2024-09-05
    • 李國偉:創新不輟的電網“醫者”

      在制造業大市佛山,一張萬家燈火的“守護網”持續為佛山提供著穩定優質的電力供應。這張網背后,則是一批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電力人。
      2024-08-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