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浩澤:第一位坐上火箭的火箭發動機設計師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06





      寂靜的夜空,一場太空探索的壯麗序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緩緩拉開。10月30日凌晨4時27分,在人們的翹首以盼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點火起飛,托舉著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這是載人航天工程第33次飛行任務。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


      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由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3名航天員組成。其中,王浩澤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飛行工程師,也是繼劉洋、王亞平之后我國第三位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女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990年出生的王浩澤,并非航天員“科班”出身。2015年,王浩澤研究生畢業進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北京11所,承擔發動機總體設計任務。從書本上的理論到研制中的實踐,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這項新的任務對于當時的王浩澤來說極具挑戰。面對復雜的方程式、謎一樣的參數、天書般的運算邏輯,王浩澤在跨學科的學習中體現出不服輸、肯鉆研、善思考的性格。她總是在車間和試驗區奔波,遇到不懂的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凡事都要搞清楚”。不管是在發動機理論研究上,還是在工程設計上,她身上有種“人生不設限”的精神,勇敢追求夢想,勇于挑戰自我。


      2018年,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啟動,“做夢都想去天上的空間站看一看”的王浩澤,心中燃起了小火苗。她毫不猶豫地報名參選。成為一名航天員,需要具備極高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面對重重考驗,王浩澤沒有退縮,迎難而上,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天賦,成功通過了初選、復選、定選3個階段選拔,最終脫穎而出,成為符合條件的18名預備航天員之一。


      作為女航天飛行工程師,王浩澤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困難。如何把空間站長達6個月的飛行任務安全、順利、無差錯、零失誤地完成,是挑戰,更是目標。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王浩澤主要負責空間實驗項目、物資管理和站務管理工作,有著深厚發動機研制經驗的她也多了一項技能加持。


      從“造火箭”到“坐火箭”,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王浩澤坦言自己是幸運的。畢業后進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工作,是一種幸運,那是航天夢開始的地方;工作后有機會參與液體火箭發動機研制,是一種幸運,那是理想生根的地方;如今,成為神舟十九號乘組航天員、遨游更加廣袤的太空,更是一種幸運,那是為國出征的無上榮光。


      “我是從萬千航天人里選拔出來的,也代表著千千萬萬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王浩澤說,此刻感覺到身上是沉甸甸的責任、使命。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