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咸喜:探尋能源高溫材料服役壽命管理的“鑰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05





      自2014年入職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來,夏咸喜一直深耕能源裝備安全與壽命研究領域,通過對科研的不斷追求和不懈努力,建立了我國發電機組壽命管理與延壽的創新性技術體系,這一開創性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更為我國高溫反應堆、重型燃機等關鍵高溫裝備的運維樹立了新的行業標桿。


      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中央企業中國廣核集團下屬的全資二級成員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水利電力部核電科學研究所,主要任務是跟蹤、消化、吸收核電技術,為核電生產運營和工程建設提供服務。2003年7月正式轉制成為中國廣核集團全資成員公司。經過多年發展,該公司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涌現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以夏咸喜為代表的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年員工,踐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持續為我國核能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與各種材料樣本“親密對話”


      夏咸喜帶領團隊穿梭于電廠的各個角落,收集第一手數據。


      在能源裝備安全與壽命領域,夏咸喜如同一位孜孜不倦的“探險家”,持續探索電力高溫材料在長期服役過程中的安全與壽命奧秘。為了深入研究高溫材料的性能變化和壽命特征,他經常深入實驗室,與各種材料樣本“親密對話”。他通過精密的儀器觀察材料在高溫、高壓等極端環境下的微觀結構變化,正是這些細致的觀察和分析,為他后續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


      他帶領團隊穿梭于電廠的各個角落,收集第一手數據,為模擬高溫材料在實際運行工況下老化行為,他和團隊連續數日監測數據,敏銳地捕捉到新型高溫材料在高溫環境中性能衰減速度遠超預期的現象,揭示了高溫材料服役壽命預測的復雜性。他通過深入研究,成功挖掘出導致材料性能下降的關鍵因素,攻克了高溫材料性能衰減精確表征及壽命預測技術瓶頸。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


      秉持“拓荒牛”精神迎難而上


      夏咸喜始終秉持“拓荒牛”精神,迎難而上。


      夏咸喜常說:“科研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


      依托公司的平臺,得益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的資助,夏咸喜帶領團隊研發了高溫裝備壽命管理平臺,這一平臺有效解決了機組深度調峰運行過程中的壽命和安全定量評價問題,助力發電機組安全穩定和長期運行,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每一項技術的突破,都源于對細節的不懈追求。”夏咸喜這樣說。在科研的道路上,他始終秉持“拓荒牛”精神,迎難而上。在核電蒸汽發生器相關研究中,他帶領團隊開展了多場耦合協同控制研究,并提出了電磁感應加熱方案和局部熱處理設計方法。同時,他多次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分享科研成果和進展。


      提升團隊科研能力水平


      夏咸喜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隊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夏咸喜是個有拼勁、能帶領團隊向前沖的負責人。”同事楊路寬這樣評價道,“他對科研創新的熱情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對于所做的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夏咸喜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隊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他注重培養團隊成員的協作精神,通過倡導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的理念以及組織多樣化的技術交流與項目研討活動,成功打造了一個學習型科研團隊。團隊成員1人獲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資助,4人被評為蘇州市重點產業緊缺人才。


      他積極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展開技術合作交流,不斷開拓團隊視野,提升團隊科研能力水平。同時,他編撰了結構完整性前沿進展和電力行業專業發展規劃,為推動科技創新與電力行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夏咸喜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他先后獲中國電力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中國設備管理協會設備技術能手、江蘇省電力優秀青年工程師、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優秀青年人才、蘇州好青年、蘇州市重點產業緊缺人才、中國廣核集團青年標兵等榮譽。此外,他還斬獲了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特等獎等獎項20余項,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10項,發表論文32篇,授權專利13項,獲得成果鑒定7項。這些榮譽和獎項不僅是對他個人科研成果的肯定,更是對他團隊辛勤付出的認可。


      在科研的道路上,夏咸喜始終保持著對未知的探索和對創新的追求。他深知,只有不斷攻克科研難題,才能為我國的能源裝備安全與壽命研究領域作出更大的貢獻。(記者余娜 通訊員劉秋實)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