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來,國內甲醇市場在經歷了近半年的下跌后,迎來一波觸底反彈行情。截至8月3日,國內甲醇均價2223元(噸價,下同),環比上漲超過12%,河南、江蘇市場甚至漲幅超過14%,企業普虧局面陸續得到改善。
“6月下旬開始,甲醇下游市場陸續恢復,開工率提升拉動對原料甲醇的需求,同時甲醇企業也受到原煤連續走高的助力,在這樣主動上漲與被動跟漲的共同作用下,甲醇行情一度連續反彈。另外6月國內部分甲醇裝置階段性檢修也引發區域供貨減量,綜合影響下促成了甲醇市場在年中走出一輪觸底反彈行情。
基于當前甲醇行情上漲動力已有效釋放,后續推升動力有偏弱跡象,預計甲醇后市將以行情修復為主。”市場資深評論員邵會文這樣說。
下游需求平穩增長
生意社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下旬,甲醇下游甲醇制烯烴、甲醛、二甲醚、冰醋酸、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烷氯化物等主要產品綜合開工率為70.6%,環比提升0.6%,尤其是冰醋酸開工率提升了12%以上,下游需求呈現平穩增長勢頭。
邵會文表示,除了傳統化工產品對甲醇的需求影響市場外,甲醇的主要下游相關產品尿素也對甲醇市場具有重要拉動作用。6月中旬開始,尿素市場連續上漲,前期因市場低迷企業虧損而停車的部分裝置相繼啟動或提產,持續拉升對原料甲醇的需求。從甲醇市場走勢圖可以看出,基本與尿素市場呈同步正相關走勢。
成本支撐助力反彈
數據顯示,自6月以來,國內各地煤價開始穩步反彈,截至7月27日,鄂爾多斯粉煤Q5500價格漲至728元,環比漲幅13%以上,對煤制甲醇企業形成高成本支撐。
河南貿易商李冰表示,在煤價連續走高的背景下,國內各地煤制甲醇企業被迫提高甲醇價格以消化連續推高的成本壓力,雖然煤制甲醇、天然氣制甲醇等企業仍然處于虧損狀態,但原料的止跌反彈讓甲醇及其下游生產企業看到了行情反轉的可能,成交開始積極,對原料的被動式跟漲也基本能順利傳導。
甲醇裝置降負減產
據內蒙古、陜西、河南等地企業反映,6月下旬以來有多個企業甲醇裝置階段性檢修,如內蒙古易高、中安聯合、 陜西黃陵、河南心連心等甲醇裝置。截至7月中旬,國內主要甲醇企業綜合開工率降至73%左右,環比下降3%,造成市場供應下降,尤其是甲醇純商品量減少。
中原期貨一甲醇項目負責人表示,國內甲醇市場6月中下旬以來的推漲與6月國內甲醇企業降負減產有較大關聯,特別是一些主產區的降負減產更能引發區域間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另外,在進口端,部分國外裝置運行不穩造成的進口量下降也對國內市場起到了推升作用,預計7月份較6月份甲醇商品到港量有顯著回落,預估在110萬~120萬噸。
國內方面,據河南能源集團一化肥企業銷售負責人表示,隨著甲醇價格連續反彈,前期停車檢修的甲醇裝置8月均有恢復計劃,如河南能源的中新化工30萬噸/年、中原大化50萬噸/年,內蒙古包鋼20萬噸/年、內蒙古遠興100萬噸/年等甲醇裝置,涉及產能超過200萬噸,下游需求如不能有效增長,甲醇市場繼續反彈將面臨阻力,甲醇行情短期內不排除再次迎來整理的可能性。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甲醇產業基本面驅動不明顯,成本端支撐短期轉好、長期仍偏弱,后續的市場走勢或將被宏觀面和煤炭等因素繼續牽引,下游烯烴的開工率決定盤面上方高度。但基于成本支撐向下游傳導仍然不到位,以及下游需求平穩增長等因素,甲醇短期行情或將以修復為主,中長期來看,甲醇行情仍然可期。(劉永明 )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