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磷酸鐵鋰前驅體40萬噸/年磷酸鐵項目一期在山東濱州動工。這意味著歐洲科學院院士李長明與九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辛民昌博士歷時5年聯手研發的新成果進入市場化階段。
九環新越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專家、總工程師吳超博士表示,與傳統工藝相比,磷酸鐵全新生產工藝及磷酸鐵前驅體新材料體系聚焦高端,具備“二新、三高、二低、無三廢”的特點。具體來講,該新工藝生產的磷酸鐵鋰前驅體材料具備新工藝、新材料體系。該前驅體材料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更高、低溫性能更強、綜合效益更高,在-20℃低溫環境下放電效率比同類產品提升4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2倍。同時,該工藝具有低能耗、低污水產出的優勢,可回收利用山東及周邊地區的廢酸、廢氣,產出高品質的污水處理劑。
九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辛程勛博士介紹,該項目主要用于生產磷酸鐵鋰和磷酸錳鐵鋰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和儲能電池,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2億元。
據了解,磷酸鐵是生產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產品質量將直接決定最終磷酸鐵鋰產品的電化學性能和加工性能。(王延斌)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