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以來,短纖價格突破前高,再度震蕩上行,一度沖擊8000元(噸價,下同)關口。除了成本端油價持續上漲給化工品帶來支撐外,旺季終端需求轉好亦提振市場信心,支撐短纖價格重心不斷上揚。
成本端來看,短纖成本支撐有力。7月以來,在原油供減需旺背景下,油價重心不斷抬升。原材料精對苯二甲酸(PTA)受累庫壓力,加工費被壓縮至低位,但是上游對二甲苯(PX)因大裝置檢修價格維持高位,對PTA支撐較強。原材料乙二醇維持供需雙強格局,雖然終端需求好轉,并逐步向產業鏈上游正反饋,但乙二醇港口庫存量居高,壓制價格上漲,使其在聚酯品中為表現最弱的品種。
供應端來看,短纖供應穩中有增。根據裝置檢修計劃來看,福建山力20萬噸/年裝置近期存重啟計劃,預計開工率會小幅回升。新裝置方面,9月初,儀征化纖10萬噸/年短纖裝置投產并逐步向市場投放貨源。整體來看,預計短纖供應穩中有增。
需求端來看,步入傳統旺季,需求有進一步好轉預期。隨著晚秋、冬季和早春訂單陸續下達,逐步向產業鏈上游傳導。由于織造環節需求持續轉好,工廠對上游原材料備貨積極性也有所提高。然而紗廠利潤表現仍不佳,但庫存壓力有所釋放,對上游原材料備貨的積極性也較前期有所升溫,尤其是在近期成本端價格持續上漲提振下,下游買漲不買跌,短纖產銷脈沖式放量。截至9月8日,純滌紗原料訂單天數為11.9天,月環比增加0.95天,產成品庫存為20.38天,月環比下降1.94天;滌棉紗原料訂單天數為8.9天,月環比增加3.9天,產成品庫存為25.92天,月環比下降2.04天。隨著旺季終端需求進一步好轉,預計紗廠需求跟隨好轉并進而拉動短纖需求升溫。
與此同時,紡織行業向東南亞轉移,短纖海外需求亦有所提升。據數據統計,7月短纖出口量為9.75萬噸,環比下降3.53%,同比增長15.29%;1~7月短纖累計出口量為70.31萬噸,同比增長23.10%。這是由于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國內部分紡織服裝產業逐步向東南亞轉移,而上游聚酯產能基本仍集中于國內。
綜合來看,進入季節性旺季,短纖下游需求逐步改善,對短纖行情有一定拉動作用,疊加成本端油價持續上漲,對短纖價格支撐有力,預計后市行情震蕩偏強。(封曉芬 俞楊烽)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