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石油和化工行業專利態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京正式發布。《白皮書》首次對石油和化工行業及14個重點領域專利態勢進行系統分析,首次發布新時代十年行業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有效量、海外申請量、各省專利分布、授權主體TOP100排行榜、行業上市公司授權TOP50等數據。
“《白皮書》是我們行業發展歷史中的首創,必將為推動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創新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產生深遠影響。”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對《白皮書》寄予厚望。
在致辭中,李壽生會長從親身經歷出發,闡述了行業知識產權工作30年的巨變。他指出,新時代以來,石油和化學工業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加強,創新環境持續優化。2012~2021年行業累計申請發明專利938260件,占全球的43.7%;累計授權發明專利364737件,占全球的34.5%。2012~2021年這十年間,行業的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年均增速分別達到9.5%和15.4%。整個行業的自主創新迸發出巨大的活力和持久的動力。
“《白皮書》能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石化行業在知識產權工作方面的成績和不足,借助專利分析數據,能更加精準地找到我們行業發展中的‘卡點’和‘堵點’。”李壽生說,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行業要下大功夫抓好以下幾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促進專利數據開放,建設行業專題數據庫;二是加強戰略新興領域和“卡脖子”技術的知識產權數據導航;三是發揮知識產權數據預警功能,支撐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
“石化聯合會發布《白皮書》,充分響應了普惠工程的工作部署,既能有效引導產業界更加重視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又能提高企業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司副司長劉毅對《白皮書》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他對石化聯合會做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要結合行業實際,認真落實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相關工作部署;二要及時在行業內宣傳推廣知識產權普惠政策,落實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三要充分利用行業專利專題數據庫,定期形成行業、細分領域的知識產權報告,持續向行業提供高質量、特色化、專業化的知識產權服務。
石化聯合會知識產權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秀江就《白皮書》的編制和整體情況進行解讀。《白皮書》的編制工作于2022年10月啟動,主要內容包括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專利指數(PCPI)、2012~2021年專利態勢分析、主要細分領域專利態勢分析和主要上市公司專利態勢以及歷年獲得中國專利獎的情況。(李曉巖)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