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共商塑料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1-12





      11月7日,第十八屆中國塑料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暨中國塑料貿易大會在浙江省余姚市啟幕,會議分析了當前我國塑料行業發展情況,研討了塑料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來自國內外塑料行業組織、科研院校、生產和加工企業、金融貿易企業等單位的5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二級巡視員張文明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我國塑料行業不論是塑料生產、消費還是進口都已位居全球首位,在我國石化貿易格局中,塑料已經成為僅次于油氣資源的第二大貿易領域。同時我國塑料產業仍然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偏弱、高端聚烯烴和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產品自給率不夠高等問題,轉型升級任務艱巨。


      張文明同時強調,當前石化化工行業結構性分化、專業化、精細化特征更加突出,綠色安全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底線要求,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業態成為行業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提升核心競爭力作用的關鍵。為全面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精神,推進塑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應做好創新發展、本質安全、綠色低碳和數字化轉型四個方面工作,確保塑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魏乃新指出,塑料行業要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促進產業鏈不斷從中低檔向中高檔邁進,為中國塑料產業實現新跨越注入新的動力,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一是以高端化引領塑料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從塑料全生命周期發展角度設計、開發、制造高性能塑料制品及高值化循環利用再生塑料制品,推動塑料產業向高端化邁進。二是以數智化賦能塑料產業協同創新,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塑料經營生產、采購、銷售、加工貿易等環節的融合應用,通過“數實融合”,加快塑料產業向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生產和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和新業態轉變。三是以綠色化驅動塑料產業循環低碳發展,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持續不斷研究開發廢棄塑料的物理循環、化學循環、改性替代及高值化再利用等新技術,打造從塑料廢棄物產生源頭到資源循環利用之間完整的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鏈。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財政金融處副處長張前榮介紹說,我國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態勢,前三季度我國GDP為91.3萬億元,實際增長5.2%。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形勢呈現出“二穩三快四落”運行態勢,即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就業總體保持平穩;服務業回升快、消費恢復快、融資增加快;物價回落、利潤下降、預期偏弱、出口下降。


      中國石油集團發展計劃部集團公司高級專家巴恒飛介紹了中國石油合成樹脂產銷現狀及銷售模式。2022年中國石油合成樹脂商品量為1152萬噸,占化工業務比例達到54.2%,占國內市場份額為14.2%;公司聚乙烯年銷售650萬噸,市場占有率為16.7%;聚丙烯銷售410萬噸,市場占有率為12.7%;ABS產能位居全國首位,2022年銷售70萬噸,市場占有率為12.1%;聚苯乙烯2022年銷售22萬噸,市場占有率為5.2%。


      “盡管國內市場短期內出現乙烯及下游產品產能過剩現象,但化工產品需求空間巨大,尤其是差異化、高端化產品和新材料需求旺盛,將有效支撐石化消費增長。”巴恒飛強調。


      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合成材料部經理錢斌對聚烯烴市場進行了分析預測。他說,2023年受經濟需求恢復不及預期,但2022年低基數影響,全年樹脂消費增速回升至5.8%,扭轉前幾年下降的趨勢。2024年國內聚烯烴需求將逐步回收,帶動樹脂消費穩定增長。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榮譽理事長朱文瑋表示,中國塑料加工業整體發展穩中有進,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2022年全國塑料制品行業完成產量7771.6萬噸,同比下降4.3%。20271家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85萬億元,同比下降1.9%;實現利潤總額1321.8億元,同比下降0.25%。塑料制品出口1078億美元,同比增長9.3%。2023年1~9月,塑料制品規上企業21678個,比上年同期新增1506個,主營收入15153.6億元,同比下降3.9%。利潤總額736.5億元,同比下降3.4%,營業收入利潤率4.9%,且企業利潤率持續正增長,行業經濟復蘇態勢顯現。


      朱文瑋建議,中國塑料行業應該把握四大新機遇。一是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推動自主創新進步發展;二是新發展格局的構建為行業帶來產業結構轉型和提升,帶來產品服務和質量的提升以及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三是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四是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建設刺激新的產品和產業模式的生態變革。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及合成氣轉化研究室主任徐潤介紹說,2022年,我國廢塑料總量為6300萬噸,其中回收量有1890萬噸,占比30%。如果每年將我國2%填埋垃圾塑料,以及1/3新鮮廢塑料化學法回收制成熱解油,油收按80%計,相當于新增一個3000多萬噸規模的輕質石蠟基大油田。


      徐潤建議,鼓勵開發產品收率高、質量好、過程綠色低碳的化學循環技術;鼓勵適用于化學回收的“雙易”塑料,從源頭降低廢塑料化學回收的難度及成本;開發適合化學再生的廢塑料的低成本分選凈化技術,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率;開發辨識廢塑料全生命周期的示蹤劑,助力實現廢塑料的全流程管控。


      傳化集團CIO/石油和化工智能智庫專家賴江龍認為,智能制造主要是客戶為中心,以“柔性制造”為主旨,數字化賦能工廠庫存優化、資源配置、勞動效率等業務訴求,小品種多批次板塊業務提升方向與場景目標,搭建整合行業資源供應鏈科技平臺,賦能石油化工企業。


      本屆論壇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余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承辦,大連商品交易所、塑化電商聯盟、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會議同期舉辦了全國塑料行業協會商會高端研討會、知名企業首席營銷官(塑料)閉門會議、中國(余姚)涉塑產業專家庫年會、塑化行業進出口貿易論壇、金融助力塑料產業發展分論壇、全國塑料行業管理部門與行業組織閉門會議、塑料新產品發布會,共吸引了超100萬人次在線點擊觀看,實現了線下+線上雙向融合。(王雅璞 錢江騰)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