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堿價格強勢上漲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12





      近期,由于純堿擴能不及預期,從11月上旬開始純堿市場進入快速上行通道,價格強勢上漲。據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全國輕堿主流自提均價2889元(噸價,下同),環比上漲43.8%。


      “目前純堿廠家整體庫存水平不高,訂單充足,部分廠家仍控制接單;下游需求平穩,終端用戶以剛需采購為主,預計12月份國內純堿市場或以高位整理為主。”卓創資訊分析師鄧秋宇說。


      現貨偏緊


      11月份以來,由于青海堿廠環保檢查消息發酵,導致純堿企業開工率降低且持續時間長,疊加個別企業裝置短期降負或停車等因素影響,純堿市場貨源偏緊,庫存下降明顯。


      “隆眾資訊數據顯示,11月純堿企業產能利用率85.83%,環比下跌2.98%;純堿產量286.36萬噸,環比減少19.82萬噸,跌幅為6.47%。”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夢潔說。


      截至12月7日,中鹽青海昆侖堿業有限公司150萬噸/年、中鹽青海發投堿業有限公司140萬噸/年純堿裝置降負運行;陜西興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0萬噸/年純堿裝置停車檢修。雖然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公司三期純堿裝置檢修結束后重啟,內蒙古遠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阿拉善純堿項目第三條100萬噸/年生產線開始投料,但因達產時間尚無法預計,短期內對市場供應缺口的彌補作用不大。


      “截至12月7日,周內純堿廠總庫存量達36.7萬噸,環比減少1.35萬噸,跌幅達3.55%。目前輕質純堿庫存維持在10~20天不等,有些企業庫存低,僅在一周左右。”隆眾資訊周報分析師孫雪霏說。


      需求穩定


      純堿是浮法玻璃生產重要的原材料。據隆眾資訊介紹,2023年浮法玻璃在純堿的消費占比達42.25%。截至12月7日,國內浮法玻璃市場均價為1987元,較11月30日上漲27元,漲幅為1.38%,對純堿漲價形成支撐。


      “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都屬于剛性生產,生產線一旦點火,就要24小時不間斷生產。只要玻璃廠尚有盈利空間,不出意外的話不到窯齡老化是不會停爐冷修的。”弘業期貨金融研究院能化研究員范阿驕分析說,“目前日熔量是大幅增長且保持高位,這也意味著浮法玻璃對重堿的需求是高位穩定的。”


      “受光伏玻璃、碳酸鋰等行業產能擴張帶動,2023年純堿需求量保持增長態勢,11~12月純堿下游剛需變動不大。但受買漲不買跌心態驅動,由于純堿期貨盤面價格強勢上漲,帶動現貨交易氛圍,促使中下游拿貨積極性提升。”鄧秋宇說。


      “前期輕堿下游庫存低,近期處于補庫態勢,消費量呈增加趨勢。但由于純堿現貨價格高位,部分下游由于成本壓力增加,備貨減少,預期純堿后市以按需采購為主。”李夢潔說。


      期現互促


      截至12月7日,純堿期貨2401合約從11月初的1740元上漲至2730元,月內漲幅近千元。


      其實,此前不久純堿價格遭到打壓。據悉,11月初,純堿廠家庫存從9月的12萬噸增長到53萬噸,同時市場普遍預期四季度遠興能源第三條100萬噸/年純堿生產線將投產,導致純堿價格被打壓過低,因此期貨價格一直在1700元徘徊。


      然而純堿價格卻在11月中旬后開始上漲。“這一方面是因為新增產能遲遲不投產,疊加意料之外的可流通現貨減少,造成供應提量的預期差,形成了拉漲合力。另一方面是因為資金博弈共振。純堿本身的價格彈性非常大,在商品期貨中這個品種又非常受資金的追捧,投機需求極易觸發,市場買漲不買跌,“羊群效應”特別明顯。先是期貨帶著現貨漲,后是現貨帶著期貨漲,形成了一個螺旋式上漲的期現正反饋。”范阿驕說。


      雖然純堿后期供應增量的潛在利空仍然存在,盤面有可能已經見頂,但就近期現貨的緊張情況來看,利空兌現之路或許不會順暢。


      “在目前情況下,現貨流通量很少,價格越漲越高。短期來看,純堿的供需矛盾似乎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只能等到純堿未來的產能增加。個人認為純堿的暴漲也有市場過度解讀、投機炒作的成分。對此希望市場不要哄抬價格,讓其回歸合理區間。”中信建投期貨有限公司化工板塊分析師章斐呼吁道。(王紅珍)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