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綠氨綠醇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云南昆明召開,正式宣告綠氨綠醇產業聯盟揭牌成立。為了促進綠氨、綠醇上下游產業鏈的融合,以及做好與傳統合成氮、甲醇行業的協調發展,根據相關行業企業要求,經協會秘書處研究,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第七屆五次理事會議批準成立“綠氨綠醇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
據介紹,目前聯盟共有會員單位57家,其中34家企業為理事單位。經過充分考慮行業影響、行業貢獻等因素,并征求相關企業意愿,確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為聯盟理事長單位,并選舉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智慧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清華海峽研究院新能源發展研究中心、江蘇安德福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為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經聯盟會員大會選舉,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擔任綠氨綠醇產業聯盟理事長、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科技信息部總經理李松濤,國家電投集團智慧能投(碳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白利超、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朝暉、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劉建勛、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營銷官馬志宏,清華海峽研究院新能源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大勇、江蘇安德福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等7人為副理事長。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產業發展部主任、硝酸硝銨分會秘書長蘇建英(駐會)擔任秘書長。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甲醇分會秘書長孫紹華(駐會),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能源化工處教授級高工溫倩、沈鼓集團品牌部部長兼透平公司市場營銷部部長、高級工程師孟磊3人為副秘書長。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進清潔低碳轉型,加快建設新能源體系。我國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帶動綠電綠氫產業快速增長,綠氨、綠醇作為儲能介質得到了廣泛關注。此外,新能源與合成氨、甲醇行業耦合發展,是合成氨、甲醇行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
顧宗勤指出,成立聯盟是落實雙碳目標的需要,也是順應新能源快速發展的需要。我國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排放量達100億噸以上:合成氨和甲醇每年排放量達4億噸,占化工行業總量的約40%,行業節能降碳壓力巨大,低碳發展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快速發展,風電、太陽能在裝機結構中的比例快速上升。氨和甲醇作為綠電、綠氫的載體,在儲運方面更具有優勢,所以大量綠氨綠醇項目規劃建設。目前我國已獲得備案的電解水制甲醇項目產能達448萬噸/年,綠電制合成氨項目產能達517萬噸/年。
但綠氨綠醇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項目建設多處于可研規劃階段,生產經濟性、系統穩定性等問題還有待解決,上下游配套的有效銜接還未建立,由于涉及不同行業和企業、為了更好的規范行業發展、解決共性問題,推動相關產業政策的出臺和標準的制定,迫切需要成立綠氨綠醇產業聯盟,加強引導和組織協調工作,為推進綠氨綠醇的健康發展做好服務。
據介紹,聯盟是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非常設機構,由綠氨綠甲醇生產企業、傳統合成氮甲醇生產企業、技術設備配套單位、氨醇儲存運輸企業、下游需求企業、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等,自愿發起成立的服務于綠氨、綠甲醇行業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其宗旨是以推動綠氨綠醇產業協調發展為驅動、積極落實國家雙碳戰略,聚焦新能源、化工領域的產學研優勢資源,實現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協同創新、資源整合、推廣應用、交流合作,打造國內新能源和化工產業合作新平臺。(中化新網)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