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SCIP+”綠色化學化工創新創業大賽決賽落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20





      12月15日,2023“SCIP+”綠色化學化工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上海化學工業區舉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上海化學工業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馬靜出席決賽暨頒獎典禮并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基銘,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華東理工大學校長軒福貞,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管澤民,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主任魏乃新,上海化學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侯金花、朱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挺,上海化學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健,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翔宇,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副總裁李良君,中國化工學會副秘書長宮艷玲,上海市科學與技術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社會發展處處長鄭廣宏等出席決賽暨頒獎典禮。


      據組委會介紹,本屆大賽以“綠色·化未來”為主題,圍繞化工產業的“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碳循環”三大主命題和16個指定命題,廣征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方案。共有502支團隊參賽,覆蓋全國110所高校,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以及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經決賽爭金,清華大學海源清能團隊折桂創業創新組,河北復朗施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問鼎創業實踐組。經專家評比,法國AXENS團隊獲海外賽區一等獎;基于卓越的創新貢獻和行業領導力,李壽生獲“創新領航獎”,并受邀擔任“大賽組委會名譽主席”。


      馬靜在致辭中指出,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正式投運三年來,正在形成從政策體系、要素集聚到資源配置的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模式,逐步實現從“筑巢引鳳”到“固巢養鳳”,再到“強巢生鳳”的華麗轉身。下階段,將以更大力度提供政策制度保障、更快速度推進配套服務完善、更高效率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推動創新中心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和創新策源地,為上海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發揮開路先鋒作用做出貢獻。


      李壽生充分肯定了大賽取得的豐碩成果和日益提升的影響力,并在致辭中表示,綠色低碳發展正在引領全球經濟的新未來,全力提升全行業的創新能力是唯一出路。希望年輕人保持熱情,勇攀科技創新高峰,創造豐富多彩的化學工業新未來,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寄望上海化工區繼續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一如既往地引領全國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2023“SCIP+”綠色化學化工創新創業大賽于6月27日正式啟動,歷時半年。經過多輪選拔,6組優秀的創業實踐組和創業創新組項目脫穎而出。賽場上,6支“爭金”團隊逐一進行作品展示,闡述各自項目的創新設想思路和發展空間潛力,并回答決賽評委團的現場提問。經過來自國內外領先化工企業、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專家評委的多維度評審與綜合考量,清華大學海源清能團隊獲得創業創新組金獎,該團隊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引導下的清華大學、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博士博士后人才組成,屢獲國內外著名多項科技獎項。項目為中國自主研發制造,濃差能綠色發電技術,聚焦國內清潔能源發電瓶頸,以新能源濃差能發電技術為核心,利用不同濃度溶液帶電粒子在滲透膜中產生的感應磁場,實現清潔能源梯級利用,串并聯特色技術已列入國家重點項目,濃差能高效發電技術也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項目已提交國際化學會“國家重大科技難題”,屬于中國領先,國家稀缺技術,反電滲析滲透膜發展的一大進步。截至目前,新能源濃差能發電已擁有35種發明專利,涉及串并聯特色技術等多個方面。


      創業創新組銀獎為華東理工大學“飛鍍科技”團隊,項目致力于研發高端PCB電鍍添加劑,打造綠色環保型電鍍銅配方,推動電鍍行業綠色環保化發展。飛鍍科技團隊的核心PCB電鍍添加劑為原創研發,配方可實現滿足高端PCB的電鍍工藝,配方低毒低酸、可循環性強、綠色環保。


      創業實踐組金獎為“復朗施納米科技團隊”,河北復朗施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創新技術驅動研發的納米新材料科技公司,填補了國內“卡脖子”短板,獲得45項國家專利,形成了涵蓋全流程的納米新材料研發及量產能力。復朗施自主研發并擁有完全獨立知識產權的EEM技術平臺,現已獲得40余項國家專利,將高純度、小尺寸、多種類納米新材料的研發與產業應用有機整合到一起,大幅改善和提升新能源、精密電子、金屬3D打印、碳中和等行業產品的品質和功能。


      在“‘碳’創新,‘化’未來——青年科學家圓桌對話”環節,復旦大學青年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龔鳴,浙江大學研究員、研究組長邵洋洋,瀜礦環保聯合創始人兼CEO周小舟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青年科學家圍繞大賽“未來材料、未來能源和未來碳循環”主題共同探討綠色未來。論壇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副出版人張嵐主持。(陳鴻應)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