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季度,在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汽車出口快速增加以及胎企加大海外布局的多因素助力下,輪胎生產穩步恢復,市場訂單充足,為輪胎行業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但伴隨著輪胎行業上下游出現松動,后市盈利空間或將收窄。
利潤同比激增
2023年,我國輪胎行業得益于原材料價格低位運行、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以及輪胎出口形勢良好,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輪胎企業營收和盈利水平顯著提升。數據顯示,2023年前9個月,規模以上的輪胎制造企業數量同比下降35.7%,營收同比增長13.5%,利潤同比激增215.9%。
具體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賽輪輪胎、玲瓏輪胎、華誼集團、三角輪胎、貴州輪胎、森麒麟、風神股份、通用股份、青島雙星、佳通輪胎等10家輪胎上市企業,營收同比全部增長。而歸母凈利潤中,除華誼集團出現同比下降外,其余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華誼集團2023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但第三季度同比卻大增4倍。
輪胎企業利潤激增的原因,主要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2023年以來中國輪胎出口業務大幅增長,很多輪胎企業訂單供不應求。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1至10月份,中國橡膠輪胎累計出口量為736萬噸,增長14.8%;出口金額為1294.09億元,增長18.6%。按條數計算,2023年前10個月,中國累計出口充氣橡膠輪胎約5.12億條,增長10.0%。2023年1至10月汽車輪胎累計出口量為630.31萬噸,增長15.3%;出口金額為1064.05億元,增長18.8%。
同時,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多家輪胎企業上調銷售價格。目前,國內輪胎零售市場產品價格上調2%至6%,許多輪胎企業已經不接受預付款。疊加銷售旺季到來以及新車產銷量快速增加,催生輪胎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
上下游出現松動
然而近期輪胎上游原料端和下游需求端開始出現松動,預計高利潤或難以維系。數據顯示,2023年11月,橡膠、炭黑原材料價格出現松動而滯漲。2023年11月22日橡膠主力合約日盤出現大跌,跌幅一度超過2%。“2023年11月,天然橡膠均價13205元/噸,環比下降0.66%,同比上漲11.09%;丁苯橡膠均價12126元/噸,環比下降4.74%,同比上漲12.30%;炭黑均價9439元/噸,環比下降8.02%,同比下降17.52%。11月輪胎原材料價格指數為169.17,環比下降2.26%,同比下降0.49%。” 輪胎行業雜志《車與輪》副主編彭沖沖說。
對于橡膠、炭黑后市價格走勢,卓創資訊調研監測數據預估,近期丁苯橡膠價格重心走低后趨于調整。丁苯橡膠產量或微幅降低,但貨源整體供應仍顯充裕,這對丁苯橡膠價格或依舊形成拖累,預估近期丁苯橡膠價格區間或走低;而炭黑則面臨上下游雙重利空壓力,市場新單商談平淡,整體以弱勢盤整為主。
下游需求方面,根據海關總署2023年1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0月出口新的充氣橡膠輪胎4881萬條,同比增長18.8%;出口總量為71萬噸,同比增長15.3%,環比減少5萬噸;出口金額約為123.85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新的充氣橡膠輪胎出口量為69萬噸,同比增長15.9%,環比減少5萬噸;出口金額約為119.5億元,同比增長15.4%。
目前輪胎銷售市場已開始出現疲軟。2023年11月以來,雖然輪胎市場價格上漲的推動力仍存,但發布漲價通知單的輪胎企業已越來越少。
綜合來看,原料和需求兩端都難以支撐輪胎行業利潤大漲。
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銷售11月同比增長27.4%,汽車出口當月同比增長46.3%,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到34.5%。該協會負責人分析稱,當前我國經濟總體保持回升向好態勢,重點領域消費亮點較多,汽車等相關行業市場需求較快釋放,企業信心繼續向好,加之各地車展及促銷活動持續發力,購車需求進一步釋放,車市整體呈現“持續向好、超出預期”的態勢。
高工產業研究院對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作出預測,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1800萬輛,全球汽車電動化滲透率將接近20%。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150萬輛(含出口)。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輪胎行業前景光明,但上市公司同樣面臨重大挑戰。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徐文英指出,中國輪胎外貿業務正面臨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和技術壁壘。例如,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通過、美國加州對含6PPD產品的新要求、墨西哥對中國輪胎產品的關稅提高,以及歐盟的零毀林法案等,都對中國輪胎行業構成了挑戰。徐文英強調,面對這些挑戰,中國輪胎企業應關注可持續發展,以減少市場損失,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羅阿華)
轉自:輪胎:后市盈利空間將收窄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