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煉化產能將持續增長 成品油或將“不敵”石化產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09





      隨著綠色轉型持續推進,全球煉化行業將面臨調整,相較于應用廣泛的石化產品,成品油可能成為“棄子”。不過,全球范圍內,“后疫情時代”燃油需求一直呈上揚態勢,尤其是亞洲和歐洲地區,加上地緣政治危機進一步提升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煉油商們短期內還無需擔心成品油需求。


      亞太地區領軍石化增產


      中東雜志《石油經濟學家》指出,亞太地區已經并將繼續成為石化產能增加的“領頭羊”,截至2023年底,該地區至少有220個活躍的石化項目。中東地區則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石化項目,其中大多數投資由沙特和伊朗主導。非洲有價值超過700億美元的活躍石化項目,大部分投資集中在阿爾及利亞、埃及和尼日利亞。


      據了解,中東國家擴大下游投資并提高石化產能的舉措,一方面得益于原料優勢,另一方面得益于地理位置優勢。以沙特油氣巨頭沙特阿美為例,據沙特阿美下游業務總裁穆罕默德·卡塔尼介紹:“我們在中國的投資主要集中于高化工轉化率的石化裝置。”今年以來,沙特阿美先后和榮盛石化、東方盛虹、山東裕龍石化簽署合作協議,同時還于7月完成了對榮盛石化10%股權的收購。


      沙特阿美發力石化業務直接反映出沙特拓展下游市場的決心。沙特曾提出,將重點發展石化產品生產能力,包括將國內一半石油消費量從生產運輸燃料轉向生產石化產品。沙特阿美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每日400萬桶石油產量轉化為石化產品,目前正加速在全球范圍布局,以盡可能不錯過一切投資機遇。


      伊朗也是如此,根據其第七個國家發展計劃,該國將投資約350億美元,在未來12年內將國內石化產品生產能力提高到1.9億噸/年。伊朗計劃啟動100多個小型和大型石化項目,總投資約為700億美元,僅2023年就宣布啟動10個新的石化裝置。


      非洲煉油產能有望顯著增長


      日前,非洲最大煉油廠——位于尼日利亞的丹格特煉油廠啟動。據了解,該煉油廠設計產能為65萬桶/天,在完全滿足尼日利亞精煉石油產品需求的同時,還可以有盈余用于出口。


      油價網報道稱,丹格特煉油廠可以生產市面上幾乎所有成品油,預計2024年下半年將全面投產,屆時將向歐洲出口汽柴油,向拉美和非洲本土市場出售汽油。


      南非經濟學家伊布昆·歐姆葉尼表示,一旦丹格特煉油廠全面投產,尼日利亞石油工業、制造業乃至國家經濟都將迎來新的曙光。


      與此同時,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也正在與英國企業合作建設一座新煉油廠,雖然日產能只有6萬桶,但該煉油廠將使安哥拉煉油產能翻一番。


      煉油業亟需轉型升級


      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指出,盡管大量煉油和石化產能正在布局,但隨著能源轉型推進,煉油業將面臨日益激烈的適者生存之戰,未來煉油和石化生產的靈活性和一體化對下游行業至關重要。


      大宗商品貿易商維多研究主管喬瓦尼·塞里奧表示,2024年,全球煉油行業將面臨挑戰,隨著能源轉型加速,未來不太可能對新煉油廠進行投資。不過,鑒于石油工業、交通運輸領域能源轉型速度低于預期,新增煉油產能會否成為擱淺資產仍有待觀望。


      當前,歐洲由于自身煉油能力欠缺,加上對俄羅斯原油和成品油實行禁運,不得不在全球范圍內另尋替代供應。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全球燃油需求即使不增長,至少也會保持穩定。


      油價網匯編美國最新汽車銷售數據顯示,燃油需求很可能會繼續增長,所有主要汽車制造商2023年第三季度銷量都比去年同期高。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數據則顯示,2023年前十個月,歐洲新車注冊量增長16.7%,其中,僅10月一個月,新款汽油車在歐盟市場的份額為33.4%,混合動力車緊隨其后,份額為28.6%。


      美國能源信息署在最新短期能源展望中預測,2023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從2022年的9916萬桶/天,升至1.0104億桶/天,2024年將進一步增至1.0244億桶/天。(記者 王林)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