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場洗禮中提升競爭力——當前化工企業穩增長提質效探析(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22





      2024年是全國石化行業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統落實《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落地實施、加力提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乘勢前進之年。全行業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個必須”,緊密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立足于穩、植根于實、謀勢于進、發力于增,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在謀劃2024年工作思路時,行業企業要更多地考慮戰略、方向和競爭力,更加關注資源要素和自身能力建設,更加苦練內功,鍛造應對市場變化、抵御風險的能力,在市場洗禮中提升企業競爭力。一方面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貪大、不求洋,低調務實、腳踏實地,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一方面努力“做得比別人更好”,研究對手、吃透行業,堅守自己的競爭優勢,在日趨激烈的紅海競爭中歷練成長、越戰越強。行業還要尊重市場、順應規律、直面挑戰,深挖應對同質競爭的“護城河”,增厚抗擊價格波動的“抗震墻”,練就應對環境變化的“內家功”,提升穿越行業周期的行動力。


      在研究2024年目標任務時,行業企業要把握好節奏,堅持穩中求進主基調,實現穩中求進、進中加固、固中趨優、優中更強。“穩中求進”就是穩定生產體系、管理基礎、市場渠道和運營機制,尤其要強化專業管理和基礎管理,化解各類風險,守好“一排底線”;同時學習貫徹各級會議精神,用好產業政策,敏銳預判經濟環境和市場走勢,把握好“天時”和“趨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進中加固”就是繼續抓好資源要素集聚、精準高效投資、精益運營管理、工作績效提升,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積蓄發展動能。“固中趨優”就是優化產品、技術、資源、市場、人才等結構,將產業做優、產品做細,讓其更有效率、更節約合理、創造更多價值。“優中更強”就是把握好投資方向、質量、速度、效率的關系,以更高端的產品、更先進的工藝、更集約化的運營模式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將企業做強、規模做大。


      2024年,行業企業要實現穩增長,須統籌存量優化和增量升級,存量優化要突出“精和特”,增量升級要突出“專和新”。“專”就是專注主業,要緊緊圍繞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這一核心,心無旁騖、突出核心、做好強項,將主業做精做強。只做自身有競爭力、能發揮優勢的產業,不介入不健康、純炒作、沒有優勢的產業和認知不清晰、準備不充分的領域。“精”就是精益求精,要緊緊圍繞提升企業持續盈利能力這一主線,精準投資、精益運營、精細管理。要堅持市場導向、成本領先、競合共贏、經營創現,強化以提高運營效益為重心的精益化經營。“特”就是特色鮮明,要緊緊圍繞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這一課題,推進相關多元、柔性聯產、集約高效。要專注于主業優化、技術升級和資源綜合利用,扎實推進產業鏈的延伸拓展和產品的升級換代。要積極推進升級迭代、延鏈補鏈,持續優化產品、技術、資源等結構,不斷深化各個園區、系統、裝置、產品之間的密切協同、聯產高效。“新”就是創新驅動,就是緊緊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這一任務,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轉換動能、搶占賽道,通過新產品、新賽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行業企業要實現提質效,須專注運營質量和資源效率,提升綜合競爭、持續盈利、經營創現、資源保障能力。“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對于身處充分競爭領域的化工企業來說,除了堅持低成本戰略、固守低成本優勢,還要勇于搏擊市場,在紅海競爭中破浪前行。


      提升綜合競爭能力,就是在日趨激烈的紅海競爭中努力鍛造低成本、高效能、可持續、全天候優勢,力爭資產質量、投資效率、運營效益、人工效能躍居行業先進水平。提升持續盈利能力,就是練就深厚內功,能穿越景氣周期、經受市場變化,始終保持較高盈利水平。提升經營創現能力,就是統籌產銷運作,不但產得出,還能賣得好,始終保持較高的產銷率和貨款回收率,保持充裕的現金流,“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就是維護好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資金鏈,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在外圍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仍能保障企業安全運轉、正常運營。(劉海軍)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