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化工:促進行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31





      氟化工是我國具有特色資源的優勢產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據統計,2022年中國氟化工市場規模已達到585.56億元。在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以下簡稱《目錄》)中,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條目內容對氟化工均有涉及。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吳周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錄》的發布,對于促進氟化工產品和技術的高端化、綠色化發展意義重大,同時體現了我國政府堅定履行國際環保公約的決心和信心。”


      限制資源型產品過快擴張 高端專業化發展才是機遇


      《目錄》提出,要限制氟化氫生產裝置的建設,企業下游深加工產品配套自用、電子級及濕法磷酸配套除外。氟化氫生產依賴螢石,屬于資源型項目,而螢石資源本身就格外稀缺。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氟化工產品產銷大國。但初級產品和基礎原料產能過剩,少數高端產品仍然依賴進口。像無水氟化氫,投入多、規模大,產品利潤并不高,這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資源浪費。”吳周安談道,“《目錄》就是要求限制這類產品的無序發展,鼓勵開發和發展下游專用性、功能性高端氟材料品種。”


      令人欣喜的是,通過長期科技創新,我國已經基本實現《目錄》鼓勵生產的全氟烯醚等特種含氟單體、高品質氟樹脂、高性能氟橡膠、含氟潤滑油脂等大類產品的全覆蓋;專用性、高端化品種不斷拓展,像“水立方”使用的透明節能膜材料、氫燃料電池功能膜材料、離子膜燒堿膜材料等技術相繼取得突破并實現了自主生產。


      對于高端專用氟材料的市場前景,吳周安持積極態度:“很多氟材料在下游領域是不可替代的。原來我們主要依靠進口,實現國產化后,一方面我國市場需求得以滿足,另一方面能有力支持相關產業發展,比如聚偏氟乙烯(PVDF)隔膜之于鋰電池、全氟磺酸膜之于氫燃料電池。”據悉,僅氫燃料電池的質子交換膜,預計2050年市場規模就將達70多億美元。半導體、光伏等新興行業也有望拉動電子級氫氟酸需求。


      堅定履行國際環保公約 鼓勵研究綠色工藝替代


      據吳周安介紹,《目錄》發布后,行業關注度最高的當數淘汰全氟辛酸(PFOA)及其鹽類和相關化合物這一要求。


      “這表明《目錄》一以貫之地引導制造業走綠色化、高質量發展的產業結構調整之路,同時堅持負責任大國的履約態度。”吳周安談道,“目前使用PFOA作為加工助劑的含氟聚合物生產工藝大部分已經實現淘汰和替代,只有少數特殊產品工藝的替代技術研發仍然需要時間。”


      新版《目錄》不僅要求淘汰PFOA,相較于2019年的版本,更是及時將第三代制冷劑氫氯氟碳化物(HFCs)物質補充列入限制類物質名單。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三代制冷劑生產國、消費國。對此,吳周安進一步解讀道:“隨著我國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國際公約,HFCs企業從2024年開始實施配額化生產,今年的《目錄》也就將HFCs列入限制發展目錄。”


      “中國制冷劑正處于二代與三代交替期。雖然HFCs替代品的開發還需要一定時間,但近年來我國的含氟制冷劑、含氟聚合物、拒水拒油功能制劑等生產領域中環境友好型綠色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吳周安表示,“除了暫時豁免的少數領域外,氟化工產業綠色化替代已經基本實現。”


      發揮行業協會統籌作用 持續推進《目錄》宣貫


      針對《目錄》的各項內容,吳周安表示,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也將在2024年擬定“組合拳”方案,積極落實相關要求。


      “首先加強在行業內的廣泛宣貫。”吳周安告訴記者,協會已經將政策宣貫列入2024年相關全國性大會議程,同時通過舉辦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報告會,積極促進新技術開發、新成果應用,促進行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同時,協會還將繼續積極調研企業意見,參與工信部、生態環境部以及發改委等部委的多項相關政策制定工作。“比如對第二代制冷劑的管控、氫氟酸等資源型項目產能置換政策,我們都參與其中并提出建議。”吳周安說。(趙欣婕  )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