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內硫酸銨市場走出了一輪前跌后震行情。由2023年年初的1243元(噸價,下同)跌至6月的最低點631元,半年最大跌幅超49%。隨后市場開始理性回歸,并呈震蕩整理走勢,年終市場修復,價格定格在830元。至此,硫酸銨市場全年價格跌幅達32%。
市場資深評論員閆紹奇:上半年高位跳水 下半年三漲三落
2023年上半年,硫酸銨市場走出一波高位跳水行情,僅在2月春耕期間短暫小幅反彈,其余基本呈單邊下行態勢,半年最大跌幅超過49%。進入2023年下半年,隨著恐慌盤的止跌企穩及需求的平穩恢復,下游磷復肥行業開工率不斷提升,同時化工行業需求也在平穩修復,致使硫酸銨價格在8月初沖高至1050元,隨后市場理性回歸并開始震蕩整理。
2023年8月上旬至9月初,硫酸銨價格寬幅走跌。隨著焦企開工水平不斷回升,硫酸銨供給充足,同時港口庫存也處于高位,下游采購積極性有所減弱,國際價格又止漲回落,利空國內市場,硫酸銨市場均價跌至800元左右。2023年9月上旬,受尿素限制出口消息影響,硫酸銨市場再次震蕩反彈,10月中旬主產區(山西、河北、山東)主流成交價在1000—1100元。2023年10月中旬,受市場需求偏淡影響,硫酸銨市場再次進入回落震蕩整理階段。2023年12月,隨著下游稀土市場需求有所提升,疊加國際需求增長,市場采購積極,支撐硫酸銨市場陸續回暖。
總之,從2023年全年走勢來看,上半年除了受大環境以及需求下降影響,包括國內主要經銷商拋貨引發的恐慌盤也起到了助力作用,市場一路下跌,而下半年市場則經歷了三漲三落的震蕩整理。
中原大化集團副總經理張思維:需求+出口”主導全年行情
從硫酸銨的消費看,肥料、稀土開采、醫藥農藥中間體、顏料等為下游應用領域,但94%用于肥料行業,下游比較集中單一。2022年,中國硫酸銨產能1800萬噸(年產能,下同),約占全球的52.6%;其中出口量1235余萬噸,占產量的70%。2023年,中國硫酸銨產能2130萬噸,約占全球的53%;其中出口量為1378余萬噸,占產量的65%。
由此可見,國內硫酸銨是出口導向型產品,除了下游肥料消費以外就是出口,因此國際市場價格對其影響較大。
2023年,影響硫酸銨行情走勢的主要因素除了化工市場大環境趨弱外,還有下游需求和出口的變化。據相關數據統計,2023年復合肥企業裝置開工率整體維持在31%至50%。其中,2023年3月和9月開工率較高,分別為47%和50%,7月開工率較低在31%左右,全年月平均開工率在40%左右。因此,這也基本印證了復合肥企業的開工率變化與硫酸銨市場走勢的較強關聯性。
同樣,硫酸銨國內市場走勢與出口的變化也緊密相關,如8—9月硫酸銨市場的年內次高點就與硫酸銨同期出口市場回升有很大關系。而9—11月,國際出口市場的再次走軟又助力了硫酸銨市場的再次回落震蕩調整。從整體趨勢來看,“需求+出口”因素影響著硫酸銨全年行情,助力市場震蕩趨穩,下半年表現尤為明顯。
山東貿易商張毅:焦企開工率直接影響市場走勢
目前國內硫酸銨主要是化工生產的副產品,如焦炭、己內酰胺、氰尿酸、尾氣脫硫、電廠脫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及新進的磷酸鐵鋰等行業副產等,按市場份額來看己內酰胺副產和焦化副產占比較大。
2023年焦化行業整體開工率較上年變化不大,維持在76%至79%。1月焦企利潤水平偏弱,部分焦企限產,開工水平偏低,對硫酸銨市場影響不大。2月原料煤價格高位,焦企利潤倒掛,限產焦企范圍擴大,開工率進一步下降,硫酸銨產量下降,引發硫酸銨市場一波小幅反彈行情。3—6月利空傳導至原料端,部分地區原料煤價格下調幅度大于焦炭價格下調幅度,多數焦企轉虧為盈,生產積極性提高,開工率提升,硫酸銨產量明顯增長,期間市場出現大幅下滑走勢。7—8月煉焦煤供應趨緊,價格上漲,焦企盈利能力不佳,企業多數虧損運行,同時環保限產情況持續,開工水平降低,與之對應硫酸銨再次反彈。9—12月焦企開工率變化也基本與硫酸銨市場變化形成對應。
綜合來看,下游化工企業及化肥企業的需求情況仍是決定未來硫酸銨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全年國內化肥企業普遍虧損而導致開工率低位,從而傳導至硫酸銨市場引起價格下跌。同時,國際市場的變化也是影響出口的主要因素,加之供應的增長,共同影響了2023年的硫酸銨市場。“需求+出口”仍是主要作用因素,并且這一主要因素對行情的影響仍將延續至2024年。(劉永明 崔保亮)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