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3年的丁酮市場,大體呈“V”字走勢,最低價位在6300元(噸價,下同),最高價位在8600元,年內均價為7718元,同比下降27%,整體價格處于五年來的低位水平。
金聯創分析師楊廣智:供應處于過剩
2023年上半年,丁酮市場延續上年末震蕩下行趨勢。2023年一季度行情波動不大,二季度受內外需求寡淡、新產能投產及原料價格暴跌綜合利空壓制,市場正式開啟下行通道,價格持續走低并于二季度末創下近三年最低點。
2023年下半年,丁酮市場觸底回升。2023年9月中旬,因日本裝置受原料影響降負運行,主力工廠出口訂單增加,在內貿供應量偏緊支撐下,工廠報盤再度調漲,市場交投重心大幅走高,華東商談價格漲至年內高點。但行情炒作完成后,基本面轉弱及宏觀方面利好釋放完成,市場心態轉向謹慎,賣方促銷出貨情緒上升,四季度市場再度轉弱調整。
2023年丁酮供應依然處于過剩狀態。具體來看,部分煉廠裝置集中在二季度進行檢修,且因丁酮價格居低位,個別生產成本較高的工廠降負運行,造成周期內開工率大幅下降,一度降至三成附近。下半年隨著利潤修復,三季度開工率開始回升,四季度達到年內最高水平。但總體而言,丁酮行業依然處于供應過剩狀態。
雖然供應過剩,但2023年丁酮行業新增產能繼續釋放,截至年底,國內丁酮年產能91.5萬噸,同比增長15.09%。
數據統計,在丁酮產能增加的同時,產量卻未能同步跟漲。主要因素是獲利空間不佳、需求持續不振等,2023年國內丁酮產量同比降幅4.60%,這正是行業供應過剩的體現。
山東瑞陽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明:利潤空間收窄
從原料來看,2023年,醚后碳四伴隨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消散,居民出行迎來報復性反彈,疊加國六B汽油全國推廣,兩方均提振市場需求,從而助推醚后碳四市場成交價攀升至年內高位。
此后主導因素轉換為政策面,因醚后碳四主要下游烷基化油行業加征消費稅,深加工企業理論加工成本大增導致原有產業結構被打亂,醚后碳四價格大幅下挫并階段性跌破5000元關口。但此后伴隨著下游利潤回升,多頭開始擇機入市,業者信心陸續恢復,上下游圍繞利潤出現反復爭奪,行情陷入拉鋸,醚后碳四市場定位在不斷磨合中逐漸清晰。
“金九”后,伴隨政策面影響不斷消化,醚后碳四下游行業經過洗牌需求逐漸趨于穩定,上下游裝置調整以及中秋國慶等周期性消費習慣開始主導醚后碳四市場,階段內市場調整趨勢由之前劇烈波動轉為趨勢性走勢,行情波動明顯趨緩。
從醚后碳四和丁酮價格來看,2023年上半年,國內丁酮行情延續震蕩下行,與原料醚后碳四價差一直較小,其中在2月末及6月初少數時段兩者價差縮至1200元,此時段國內丁酮企業進入全面虧損階段。2023年三季度隨著丁酮行情回暖,且漲勢稍強于原料端,兩者價差陸續擴大,至10月初,山東丁酮主流大廠利潤最高可達到1500元左右。但好景不長,后續丁酮與原料價格均再度進入下跌通道,且兩者價差持續縮窄,至2023年11月間,國內丁酮企業再陷全面虧損境地。2023年年末,隨著市場行情小幅反轉走強,企業成本壓力得到一定緩解,山東丁酮大廠利潤逐漸回正。
具體來看,以山東丁酮市場為例,2023年山東醚后碳四市場年均價格為5250元,丁酮年均價格在7547元,丁酮企業綜合盈利能力走弱,月均在357元左右,對比去年減少約2158元左右。期間下半年利潤略強于上半年,年內單月間利潤高低價差不大,其中10月利潤最高,平均在968元左右,2月利潤最低,平均在104元附近。
另有部分成本較高的丁酮工廠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廠家生產積極性嚴重不足,停工、降負等現象增加,丁酮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潤琪:需求內憂外患
從丁酮消費情況來看,主要下游依舊為膠黏劑、PU漿料及涂料等方面。受終端消費疲弱及出口較差壓制,膠類、涂料及漿料等行情長期不佳,對原料采購力度一直較弱。
2023年,整個膠黏劑下游行業整體需求下降,建筑行業比以往更加嚴峻,新建開工面積同比下滑明顯,包裝行業營收也出現收縮態勢,好在汽車產量穩定增長,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創新高,對膠黏劑市場形成一定支撐。
PU則受終端合成革行業低迷影響,需求不振。據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革合成革前三季度產量比2022年同期下降11%。據此估計,2023年全年我國革合成革產量同比預計將下降10%左右,處于歷史低位。近五年來,我國人造革合成革產量呈現逐年下降態勢,產值也從近千億元跌至不足800億元。
再看涂料行業,2023年需求依然疲軟,疊加全球經濟放緩、銷售價格下降、環保限產等因素,企業盈利不盡如人意,行業整體低迷。
此外,2023年丁酮外貿量遠不及去年同期水平,出口量大幅下滑,跌至近五年的低位。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丁酮出口量同比降幅46%。其原因是全球終端需求規模縮減、地緣政治波動沖擊及外盤陰跌等因素制約,外貿發展勢頭受阻,國外需求缺口未見打開,國內貨源對標國際市場價格優勢不大,出口整體受限。
總之,丁酮需求內憂外患,這是丁酮市場持續低迷、處于五年低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展望2024年,如果需求沒有強勢回暖,丁酮市場難有大作為。(趙淑玲)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