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特氣:高端化差異化是發展方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20





      日前,第四屆中國電子氣體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與會專家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國電子特氣國產化取得顯著進展,產品種類、產量逐年增加,進一步滿足了市場需求。同時,晶圓、顯示面板、光伏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將為電子特氣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但電子特氣行業的產品同質化問題不容忽視,要走差異化、高端化路線,共同促進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國產化取得諸多進展


      據中國電子氣體百人會會長、中船(邯鄲)派瑞特氣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紹波介紹,近年來的持續發力使我國在電子特氣國產化方面取得了諸多進展。


      有關數據顯示,當前全球市場(集成電路)規模排名前十的電子特種氣體,我國已完成多種產品產業化布局,其中在8吋制程上我國電子特氣基本國產化(不含前驅體)。


      “電子特氣是半導體產業的支撐材料。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電子特氣的種類和產量增加明顯,進一步滿足了市場需求。”李紹波表示,在晶圓制造工藝中,所需電子氣體(含前驅體)共130余種,目前我國本地化供應市場的種類約為40%;顯示面板制造過程中所用到的各類電子氣體近30種,基本實現本地化供應;在光伏產業鏈中,電子特氣主要用在多晶硅、長晶和電池工藝環節,有18種之多,全部實現了國產化。


      “根據行業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主要電子特氣企業銷售收入約36億元,利潤約6.3億元。2019年至2022年,我國電子特氣行業復合增長率維持在30%以上,雖然2023年受大環境影響需求有所下降,但相關機構預測我國境內電子特氣市場規模仍達198億元。”李紹波說。


      市場需求與日俱增


      在半導體材料中,電子氣體是僅次于大硅片的市場需求第二大品種。電子特氣在晶圓制造過程中占材料成本的14%左右,幾乎滲透到集成電路生產的每個環節,對集成電路的性能、集成度和成品率都有很大影響。


      “從全球晶圓廠產能擴張情況看,根據IC Insights預測,2025年全球12寸晶圓廠預計從2020年的131座增加到170座,增長30%;12寸晶圓制造產能從650萬片增加到920萬片,增長42%,將帶動電子特氣產業發展。”李紹波分析說。


      從主要下游光伏產業看,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目標給光伏產業注入了強心劑,刺激新增裝機需求高速增長。另外,我國在多晶硅、電池片、組件等規模上遙遙領先,持續的產業研發和技術創新,也將為電子特氣產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北方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勁博士表示,近年來,我國半導體材料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自給能力逐漸增強,涌現出三氟化氮(NF?)、鉬及鋁合金靶等眾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


      據介紹,NF?在半導體加工、太陽能電池制造和顯示面板制造中得到廣泛應用,是微電子工業中優良的等離子蝕刻、清洗氣體。“隨著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企業產能擴充,NF?需求量將與日俱增。”中船(邯鄲)派瑞特種氣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占衛說。


      高端化差異化是方向


      盡管我國電子特氣產業化取得一定進展,市場需求也在穩步提升,但仍面臨著產品同質化嚴重、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缺乏的困境。


      “整體來看,目前NF3在全球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王占衛表示,預計全球NF?市場總體需求量在3.6萬噸/年左右,而供應能力則為4.8萬噸/年。


      王占衛強調,盡管目前國內NF?產品同質化已較為嚴重,但多家廠商仍有擴充產能的計劃。據悉,目前,我國NF?產能達1.25萬噸/年,且還有0.6萬至1萬噸產能正在規劃中,這不利于行業良性發展。短期看,降低同質化,走差異化、高端化路線是NF?生產企業發展的路徑。


      “在更高制程上,如前驅體、負壓鋼瓶等,我國電子特氣的供應保障能力有待提升。”李紹波強調,電子特氣的發展要以行業為牽引,以產品為中心,推進設計、裝備、材料和制造等各環節融合發展;同時依托國內大循環,引導促進國際大循環,以雙循環模式重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耿明月 )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