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漢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天然氣開發所傳來喜訊,國內首個頁巖剩余氣精準靶向開發方案正式完成,標志著我國在頁巖氣開發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將有效提升低豐度剩余氣的開發效率。
江漢油田研究院天然氣開發所所長劉莉介紹,涪陵氣田焦石壩區塊自2013年開始投產建設,其一次井網設計主要聚焦于最優含氣頁巖段的開采。然而,由于氣井的穿行層位、改造規模、開發方式及開采時間的差異性,使得地下頁巖氣的分布變得異常復雜。長期以來,科研人員一直在探索如何準確評估并高效利用這些剩余的頁巖氣資源。
經十余年的開采實踐,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建模數模一體化的頁巖剩余氣定量評價技術。這項技術不僅實現了地下剩余氣的三維可視化,還精準定位了那些散落在地層深處的頁巖氣。
新編制的頁巖剩余氣精準靶向開發方案,正是基于這一技術成果。方案圍繞焦石壩區塊一次井網開采后的剩余氣分布不均問題,通過“地質—鉆井—壓裂—地面”的協同優化策略,確保了從井網設計到現場動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遵循“精準靶向”的原則;力求用最少的井數和最高的性價比,充分動用地下剩余的頁巖氣資源,實現儲量的精準高效開發。
目前,該方案在現場實施取得良好效果。這不僅證明了方案的有效性,也為我國頁巖氣開發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陳傳武 謝江 吉婧)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