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與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編制,是石油化工行業的微觀景氣循環監控指標,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景氣指數”“燃料加工業景氣指數”“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景氣指數”“橡膠、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業景氣指數”4個分指數。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的景氣指標選擇以度量行業的潛在產出和經濟效益為標準,包括生產類微觀數據和行業效益類數據,生產類微觀數據包括產能利用率、產品盈利能力、產成品庫存水平。基礎數據來源于與千余家企業建立的定期調研評估結果。
核心摘要
庫存壓力增大 景氣指數持續回落
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在2月回落后,3月繼續回落至93.64。春節過后,房地產行業復工率不及預期,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施工面積以及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均有所回落,疊加2月份汽車產銷數據同環比也均回落走低,表明市場需求尚處波動復蘇過程中,石化企業庫存壓力增大,致使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持續回落。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與4個子行業景氣指數環比雖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但景氣指數整體仍好于去年同期水平,說明持續向好的方向沒有改變。
熱點聚焦
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或帶動需求恢復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的印發和落地或將有助于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帶動對橡膠、塑料等基礎原材料需求的增長,也將帶動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的回升向好。
歐美通脹預期分化,加大大宗商品價格上行阻力
3月,歐洲央行下調了今年通脹的預期,而美聯儲則上調了今年通脹的預期,歐美預期的變化或使歐洲央行提前開啟降息通道,美元的強勢地位將有所增強,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上行阻力也會有所增加。
建議及提示:
市場預期
《方案》的印發對市場信心有所提振,《方案》的逐步落地實施也將有助于制造業市場的持續向好。
風險提示
美聯儲尚未實現通脹率回歸到2%的目標,降息時間不確定將對石化行業帶來深遠影響。
OPEC+減產協議延續至二季度末,地緣沖突愈演愈烈,原油供應風險加大。同時,二季度為原油需求旺季,原油供需矛盾的加大也將對石化行業的運行產生較大影響。
一、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概況
3月,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繼續回落至93.64,較2月下降5.25個百分點,降至偏冷區間,環比降幅收窄0.65個百分點。3月,需求端持續低迷,行業去庫存壓力增加,4個子行業景氣指數環比均有所回落。春節后房地產行業復工速度緩慢,而且2月汽車產銷量同環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下游行業的持續走弱對橡膠、塑料制品的需求有所放緩,橡膠和塑料制品的去庫存速度不及預期,企業存貨周轉率持續下降,同時需求減弱對相關產品價格的支撐也有所削弱,行業的成本利潤率下降,因此橡膠、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業景氣指數環比回落8.79個百分點,進入過冷區間。作為上游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景氣指數環比也下降了7.75個百分點,進入過冷區間。終端需求的弱勢使交通運輸需求也有所放緩,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居民出行需求暫時減少,燃料加工業景氣指數環比回落2.18個百分點。北半球冬季已過,油氣庫存水平仍保持在高位,去庫存速度較為緩慢,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景氣指數環比回落1.63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回落至偏冷區間是企業去庫存壓力增加、庫存周轉緩慢引起的,但景氣指數好于去年同期,復蘇動力仍在。
3月,中國經濟總體延續復蘇態勢,但復蘇在波動中緩慢進行。統計數據顯示,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8%,繼跌落至收縮區間5個月后首次重返擴張區間。雖有制造業利好加持,仍難以抵消房地產業走弱帶來的影響。1至3月百強房企累計操盤銷售金額同比減少47.5%,市場悲觀情緒的蔓延導致整體銷售表現不佳,銷售增速持續下滑。2月社會融資同比增加1.56萬億元,較1月有較大幅度的回落,M2同比增長8.7%,與1月持平,M1同比增長1.2%。M1、M2剪刀差大幅走闊,說明1月信貸需求具有一定的透支現象,實際的貨幣流動性并未出現明顯改善。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仍將對居民部門信貸擴張形成阻力,而政府與企業部門信貸增量可觀,反映出我國經濟仍在持續修復。
國際方面,OPEC+減產決議延至二季度末,同時俄羅斯受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影響原油出口量減少,原油供應收緊的預期有所增加,但是二季度將迎來消費旺季,部分國家可能會增加出口意愿,減產執行率或面臨較大挑戰,原油供應不確定性仍存。同時,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對今年通脹的預期出現分化,歐洲央行或更早開啟降息通道,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仍有較大上行壓力。
二、熱點分析及未來展望
1.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或帶動需求持續好轉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2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都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進行了部署;今年3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此進行了細化安排,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從大規模設備更新視角看,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是匹配人口結構變化的必然選擇,可以在短期內解決需求預期偏弱的問題。從消費品以舊換新來看,2023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汽車和家電的更新換代能夠創造萬億元規模的市場空間,可以有效解決當前短期消費不足的問題。設備的更新以及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持續開展,將對橡膠、塑料等基礎原材料的需求增長形成帶動,激活市場,帶動行業景氣指數回升。
2.歐美通脹預期出現分化,大宗商品價格壓力仍存
3月7日,在貨幣政策會議上,歐洲央行雖然連續4次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將主要再融資利率、邊際貸款利率和存款機制利率分別維持在4.50%、4.75%和4%的高位,但是下調了歐元區通脹預期,今年通脹率下調至2.3%,2025年和2026年通脹率分別下調至2%和1.9%。會后多位歐洲央行官員表示,歐洲央行很有可能在今年6月份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宣布開始降息,市場上對歐元區降息的預期快速升溫。與歐元區相比,2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3.2%,超出市場預期,美聯儲在3月份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對于降息的表態則更為謹慎,對于通脹達標和年內降息的信心并無明顯變化,維持了2024年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通脹率2.4%的預測,修正核心PCE通脹率0.2個百分點至2.6%,基本維持2025年PCE及核心PCE通脹率預測均為2.2%左右,2026年均維持2%。
綜上,對于歐洲央行而言,其下調通脹預期反映了其對當前歐元區經濟增長狀況的擔憂,并且希望通過釋放降息預期緩解經濟增長壓力。美聯儲雖然也面臨經濟增長減慢的問題,但是美國經濟仍具有韌性,在降息時需要平衡經濟增長與通脹目標。因此,歐美對于通脹的預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使美元的強勢地位有所延續,同時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的上行壓力有所增強。
3.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展望
3月,春節后房地產業復工情況不及預期,而且汽車等制造業2月的數據有所回落,石油和化工行業去庫存速度不及預期,庫存周轉率下降了9.79個百分點,使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持續回落。進入4月后,隨著各地房地產限購政策的進一步放寬,“三大工程”以及房地產白名單項目的持續推進,房地產開發和銷售預計將有所好轉。同時,汽車、家電行業以舊換新活動在多地正在展開,終端需求復蘇向好,企業面臨的庫存壓力或將緩解,推動橡膠、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業和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景氣指數回升,進而推動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止跌轉漲,重回正常區間。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